伊藤博文大聲的說道。
“我們要知道現在的大明帝國可不是過去的那個大明,現在我們向他們稱臣的話,指不定他們就直接了當的把大明并入到他們的國家了,到那個時候”
不等他把話說完大久保利通就直接了當的打斷他的話說道。
“不用考慮到那個時候的事情了,還是先考慮眼前吧,眼前我們現在怎么辦你告訴我,日本現在應該怎么辦”
怎么辦
這些日本最杰出的人物面對眼前的困局,突然變得有些茫然了。畢竟,在國與國的交往之中,所憑借的是實力,而英國卻有著壓倒性的實力優勢。
日本在英國面前,不過只是任人魚肉的板上之魚罷了。現在他們又有什么樣的選擇呢
只有任人魚肉的選擇
面對眾人的爭執,巖倉具視說道。
“以我看還是和英國公使溝通一下,詢問一下他們到底想要干什么吧順便向他們表示我們的抗議,他們怎么能夠干涉日本的內政呢”
巖倉具視的心情有點沉重,那些英國人怎么能夠那樣背信棄義的干涉日本的內政,他們就不知道德川家已經是過去了嗎
在巖倉具視做出這個決定后,他甚至親自召見了英國駐日本公使巴夏禮,就是那個在清國因為拒絕下跪,被關進大牢,誘發火燒圓明園的那個家伙。
就在他向因為英國派出艦隊訪問大阪,對英國不干涉日本內政而表達抗議時,巴夏禮直接了當的回答到。
“閣下,英國的態度一直是非常鮮明的,我們愿意和日本任何一方維持良好的合作關系,這首先需要確定,他們愿意和英國合作。”
巴夏禮已經收到了來自倫敦的直接指示,根據倫敦的秘電,英國將會站在德川家和西鄉一邊。他們需要一個分裂的日本,而不是統一的日本。
至于維新政府,這些人更傾向于和大明合作,自然也就不在英國考慮的范圍之內了。
在倫敦看來,把日本拆分成兩半或者更多。也不是不可以,一旦大明在東亞尋求盟友,也會因為德川家與維新政府的敵對而只能拉攏其中一個,英國至少還能保留一個如果從好的方面來說,英國的目標在于阻止大明在日本的擴張。
在英國看來這么做付出的代價最小。而卻可以得到最為豐厚的回報。
巴夏禮的回答,讓巖倉具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英國這是什么意思
他們真的像大久保利通猜測的那樣,想要吞并日本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當天,在經過激烈的爭論之后,巖倉具視終于做出了最后的決定邀請大明艦隊訪問日本。
為什么是邀請大明艦隊訪問日本呢
這也是巖倉具視他們的一點小心思,在他們看來,只要大明軍隊不進入日本,不然也就不可能引狼入室了。
邀請大明的海軍還可以幫助日本威懾正在大阪訪問的英國海軍,換句話來說就是想要借大明的力量,來威懾英國。阻止英國人蠻橫無理的干涉日本的內政。
當然他并不知道的是這一切最終會導致什么
就像他壓根兒就不知道英國對日本政策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