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著他們兩位,朱大皇帝直接了當的說道。
“為了保護屬國民眾之安全,朕已經決定派兵上岸,維持秩序,無論是安全區內,還是安全區外”
“什么”
巴夏禮驚聲說道。
“陛下,你這是想要挑起戰爭嗎”
“戰爭”
朱大皇帝猛然站起身來,直視著他,沉聲說道。
“如果朕不是一直在克制著自己的怒火,從你們踏上日本土地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處于戰爭狀態了,你們屠殺平民,殺死日本國王,如此,視我大明何在你現在居然和我大談戰爭”
感受著盛德皇帝的雷霆之怒,木戶孝允等人無不是一陣激動,他們能不激動嘛。
洋人吃憋了
有爹的滋味就是爽啊
爹,這爹早就該認了,要是早認了的話,東京又怎么可能遭此劫難呢
天皇又怎么可能會被殺死。
這難道就是命運
“陛下,這,這”
什么是戰爭威脅
這是戰爭威脅嗎
不是,這是提醒
是在提醒巴夏禮,大明不害怕戰爭。
如果面對的是一位大明海軍提督或者領事,巴夏禮是不會有任何膽怯的,但是面對大明皇帝,巴夏禮不是膽怯,而是他真的當不了家,做不了主,因為做為公使的他,根本就沒有權力向一個國家宣戰。
現在和大明海軍發生沖突,已經不再是什么沖突的問題,而是戰爭問題。
因為人家的皇帝就在艦上,一但海戰打響,那肯定是兩個國家的互相宣戰。
別說英國皇家海軍的“中國艦隊”實力遠不及眼前大明艦隊,就是加上美國海軍的軍艦,也就是只有數量上的優勢,可人家兩艘裝甲艦,就足以挑戰他們的艦隊了,聯軍的艦隊也就只有“加利福尼亞號”能夠看一看。
而在廣島,還有一支規模更大的大明艦隊。
實力不如人是現實,但是最大的現實是什么
是英國壓根就不可能和大明宣戰,畢竟,人家可是有四國同盟條約背書的。
想到法國,巴夏禮的目光不經意的朝著法國駐日公使德里固看去,在東京事件之后,德里固的態度非常明確站在大明一邊,不僅如此,他還把法國駐橫濱的軍隊調到了東京,協助大明維護安全區的安全,甚至美其名曰“國際安全區”。
其實日本開港后,英國、法國以及美國在日本是有駐軍的,高峰時,英國在日本駐軍多達三千人,直到五年前,通過談判,巴夏禮才同意把駐軍減少一半,而這次進攻東京,有1500名英國駐軍參戰。
盡管法國的駐軍不多,不過區區100多人,可那也是法勸的態度啊
感受到巴夏禮的目光,德里固直接上前鞠躬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