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所指的是現在英國從日本撤軍后,法國在利比亞的擴張,會讓英國的霸權在各個方面的挑戰嗎”
不愧是伊藤啊
看了一眼這個在大久保之后,不僅在國內能夠和天皇掰幾十年手腕,還能在日俄戰爭中保持理智的家伙,朱大皇帝略點了下頭。
“你們知道隋煬帝為什么三征高句麗嗎”
出人意料的問題,讓幾人無不是愣住了,現在不是正談著西洋嗎怎么又談到了隋煬帝,談到了高句麗。
“臣等愚頓”
對于他們的回答,朱大皇帝倒不覺得的意外,畢竟,無論在傳統華夏史學界里,一提到三征高句麗就是隋煬帝好大喜功,窮兵黷武。
可是事實上呢
“有人說,是隋煬帝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可為什么,如唐太宗者,亦數征高句麗,最后死于途中直到唐高宗仍然堅持討伐高句麗前后近百年,兩代討伐不斷甚至以一個王朝的覆滅,仍然要討伐高句麗一個人好大喜功,難道隋唐兩朝幾代皇帝都是窮兵黷武。”
置身于皇宮之中,看著已經盛開的櫻花,朱大皇帝在反問之余,只是欣賞著櫻花,櫻花很美,賞櫻什么時候成了日本的傳統,分明是唐朝時就有的傳統好吧,只不過歷經戰亂等影響之后,賞櫻之風在中原淡去了而已,其實這未償也不是帝國沒落的一部分。
“昨日南園新雨后,櫻桃花發舊枝柯。天明不待人同看,繞樹重重履跡多。”
心里默默的背著這首張籍的和裴仆射看櫻桃花,在感嘆著歷史風云的變幻對傳統的影響。見他們滿頭霧水的模樣,朱大皇帝說道。
“秩序”
吐出兩個字后,朱大皇帝走到櫻花樹下,一邊賞櫻,一邊說道。
“東亞秩序或者說,是當時的“世界體系”。三征高句麗是大隋王朝重建“世界體系”的關鍵一步。當時高句麗已經發展成為可以挑戰中原,威脅中原霸權的地區大國,而且其不服從以隋朝為主導的國際秩序,試圖和隋爭奪東北亞的主導權。在當時搞定突厥的情況下,大隋在東亞的唯一敵人就只剩下了高句麗。如果隋煬帝不打服高句麗,那么隋就無法成為東亞世界的合法領袖,而這,正是中國任何一個統一王朝所無法推卸的“天下秩序”。任何一個中王朝,都絕不會容忍“天下秩序”出現一個挑戰者。面對高句麗的崛起,中國是用一個朝代滅亡的代價,讓高句麗失去了成為東北亞霸主的最好機會。用了一百年的時間,讓高句麗成為了歷史,從而再次鞏固了中國主導的“天下秩序”。”
其實,對于巖倉、伊藤他們來說,出身小邦的他們是很難理解這種“天下秩序”的,其實,這種華夏的“天下秩序”就是世界霸權。
“作為天下共主的中國,必須要不計代價的“悍衛”中國為中心的天下秩序,這個秩序的核心是什么絕不允許出現挑戰者,對于任何挑戰者,都必須給予直接回擊,否則,天下秩序動搖之時,就是戰亂四起之日,高句麗不降,突厥等周圍四夷,又怎么可能甘心臣服中國”
面對陛下的這番話語,大久保利通突然像是想通了什么似的。
“這也是神宗年間,不惜代價盡殲豐臣秀吉精銳的原因,就是因為豐臣挑戰了大明帝國的世界秩序”
大久保的這番話,也讓巖倉他們一陣醒悟,他們直到這個時候,才終于明白大明為什么進行那場戰爭。
略微點了下頭,朱大皇帝直接了當的說道。
“霸權不容挑戰不僅中國如此,西洋人同樣也是如此,就像羅馬面對迦太基的挑戰時,就曾說過:“迦太基必須被毀滅。”然后,迦太基被徹底的毀滅。一個道理,地中海和東北亞太小了,容不下兩個強國。而現在”
將目光投向遠方,朱大皇帝說道。
“現在英國面對四國同盟的退縮,直接暴露了他的虛弱,他的退讓是為了給自己爭取時間,可是實際上呢卻讓所有有野心者,看到了機會,畢竟,霸權是不容挑戰的,被挑戰的霸權如果退讓就不再是霸權”
本章完,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