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4月,正是櫻花盛放的季節,往年里,這個時候是東瀛列島上的人們賞櫻的時節,而此時的日本卻處于內戰之中。
新年將過時候,英米美畜的入侵盡管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日本人對于內戰的關注,但是當英米美畜撤退之后,內戰又一次爆發了。
4月1日愚人節。
這一天,近萬大明遠征軍搭乘運輸船,在艦隊的掩護下,抵達了和歌山海岸。
在艦隊抵達后,到中午十二點正,以“鎮遠號”為首的艦隊便向和歌山發起炮轟了。支援登陸戰的全體戰艦,以不到兩秒鐘一發的速度,百炮齊放,震得大海都是晃晃搖搖,猶如掀起滔天大浪一般。
每打一炮戰艦上就是轟然一聲,引起船身一陣動蕩,四下海浪濤涌。
第一陣排炮過后,和歌山簡陋的炮臺,就被徹底摧毀了,在十二英寸巨炮的面前,老式的炮臺根本就是是不堪一擊的,接著就是零零落落的炮擊了。咚咚的震耳炮聲又一聲聲界限分明了,聽去就象一列火車在天空飛過似的,在空中飛過的凄厲的呼嘯,然后落后在大地上,再然后,在大地上掀起一陣劇烈的爆炸。
在爆炸中,房倒屋塌。
有一些房子在爆炸中燒了起來,一團團火紅色的火光沖天而起,映紅了海岸的一角。幾顆炮彈又打在火光正中,于是火焰更是一竄半天高,卷起黑里帶紅的滾滾濃煙,直沖云霄。
炮火把個和歌山的海岸直打得象是鏟掉了一層皮,直到這個時候,部隊才開始在和歌山南側的鹽津海岸登陸,整個過程根本沒有遭到任何抵抗在猛烈的炮擊之中,岸上的炮臺守軍幾乎全部炸死,即便是少數幸運兒活了下來,十二英寸炮彈的劇烈爆炸,也炸飛了他們的心魂,魂飛魄散的他們,無不是四散而逃,那里還有什么抵抗。
“真不愧是天朝天兵啊”
站在甲板上山縣有朋在目睹了這場炮擊之后,頗為震撼的說道。
“趙長官,以大明赫赫軍威,此戰必勝”
面對山縣有朋的恭維,趙知秋則笑道。
“這也是山縣將軍先前的作戰計劃制定的好,以機動部隊登陸德川軍后方,與名古屋鎮臺配合,僅其陷入腹背受敵之境,“背后沖擊”,此計甚好”
這不過只是恭維而已。
什么背后沖擊,就是迂回包抄而已,大明可是這一手的老行家了,只不過,在日本這邊改成了登陸后方,從后方發起攻擊而已。不過與山縣制定的計劃不同,大明的計劃是直搗黃龍進攻和歌山,這是德川茂承的根本。
雖然兩者的計劃不同,但恭維是相互的,畢竟,往后大家要同殿為臣了。
“將軍謬贊了,計劃雖好,可卻趕不上變化啊”
提到變化時,山縣有朋這位曾經的日本陸軍大輔的心情可謂是沉重到極點,他制定了“背后沖擊軍”的計劃,也正是這個計劃把日本拖到了絕境。
先是廣島鎮臺被英國海軍全殲,然后英米兩國入侵東京日本啊
或許,這就是天意吧
還好,現在有了更強者成為了日本的統治者。盡管知道大明強,但是山縣有朋仍然有點兒好奇,大明軍隊到底是如何打仗的
“只是不知道將軍接下準備如何作戰”
“無它,摧枯拉朽也”
在道出這句話之后,趙知秋這位早在一年多就已經率領部隊來到琉球的特別派遣軍司令官,微笑道。
“五天吧”
“什么”
“五天內,擊敗德川茂承”
面對如此自信的話語,山縣有朋傻了眼,他,他在說什么
五天
看著正在上岸的大明軍隊,山縣有朋特意提醒道。
“閣下,德川茂承摩下兵馬超過五萬。”
“這正好,有如此優勢兵力,他們肯定會主動出擊的這樣我們才能夠將他們一網打盡不是”
趙知秋的話沒說完,就有參謀官報告道。
“報告長官,偵察飛艇發現了德川軍的動靜,他們在大坂一帶構建了防御工事,那里距離海岸大約不到六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