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想要成為大明人并不難
只要足夠優秀就行,對于優秀的人才,大明從來都是敞開大門。
比如像對于弗里德里希維勒這樣南華大學的教授來說,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入籍。作為化學家的他,早在六年前,就被聘請到了南華大學任教。
他也是名列“皇帝名單”的優秀人才,對于這樣的優秀人才,大明是也是會給特殊待遇的甚至不需要改名,就可以入籍。
不過,讓弗里德里希維勒一直沒有入籍,作為合成尿素的發明者,開創了有機化學新篇章的他,非常喜歡南華的科研環境。
這里既有世界上第一流的設施、還有充足的經費,這讓他能夠和學生們一起從事很多他感興趣的研究,其實,這正是大明能夠吸引許多人來這里的原因更加優良的科研環境。
作為南華大學化學系教授的維勒,當然還需要承擔教學任務,而且這才是他的主業。
盡管在南華大學并不需要點名,但是維勒卻意外的發現,那個學生又曠課了。于是特意問道。
“你們誰知道李雪村,今天怎么又沒有來上課”
“維勒老師,他可能還呆在實驗室里,最近一段時間,雪村幾乎吃住在那里。”
在實驗室
維勒的眉頭挑了挑,并沒有說什么,對于李雪村那個學生,他的印象非常深刻,他是一個非常有天賦而且極其努力的學生。
他難道是在進么什么試驗
下課后,維勒就直接去了實驗室,一到實驗室,就看到在實驗室里忙活著的李雪村。
在他走進實驗室的時候,正沉迷于試驗中的李雪村,并沒有注意到他的到來,只是在那里作著記錄,觀察了一會,維勒好奇道。
“雪村同學,你是在進行電解法的試驗嗎”
“啊,維勒老師。”
一回頭看到老師,李雪村才想起今天好像還有他的課。
“真的很對不起,維勒老師,我一時著迷,忘了今天的課了。”
“沒關系,你是在進行電解試驗吧,你想制取什么”
“氯”
李雪村直接答道。
“直到現在氯氣的生產方法仍然一直沿貝托雷在1789年發明的方法來生產氯氣,這種方法是把氯化鈉、二氧化錳和硫酸的混合物裝在鉛蒸餾器中,經過加熱后便能產生出氯氣,這種方式的成本太高,而氯氣的應用非常廣泛,比如生產漂白粉。如果改用電解法的話,應該可以降低它的生產成本。”
“電解法生產氯氣”
見老師似乎有些疑惑,李雪村便解釋道。
“維勒老師,電解法可制出氯氣要追朔到1833年,當時法拉第經過一系列的試驗,發現當把電流作用在氯化鈉的水溶液,也就是電解氯化鈉水溶液時,就能夠獲得氯氣。但是,由于當時沒有實際可用的發電機用以產生足夠的電流,因此法拉第的發現也只能停留在實驗室規模,并不能付諸大規模的生產,但是現在已經有了穩定的電力供應,完全可以嘗試用采用電解法生產氯氣。”
電解法制氯是李雪村在圖書館中翻閱資料時發現的,雖然只有簡單的幾句文字記載,并不詳細,但是通過一系列的試驗,他還是取得了極其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