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開大使館的時候,看著眼前這座與大明城市極為相似的都市,這是徐州新城,應該說是大唐帝國的新都,他的唇角微微輕揚。
這座都城是歸國的設計師們借鑒了大明城市規劃設計的城市,是唐國的都城,也是一座大明化的城市。
“大明化”
默默的念叨著這幾個字,左孝勛的目光中閃過一道精光,在他回到家后,立即著手給朋友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很簡單,就是發生在唐國內部的“諸子紛爭”。
“機會正如我們預料的一樣,正在降臨,需要我們所需要的只是等待,等待時機成熟,一但時機成熟的話,我想我們的計劃總歸是會成功的”譃
計劃
為什么會從大明回到華夏,為的僅僅只是掙錢嗎
當然不是
生意在什么地方都能做,左孝勛是生意人不假,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在大明有很多和他一樣的人,他們同樣也有自己的理想與信念。
所有的計劃,最重要的并不僅僅是計劃的本身,而是耐心,耐心不是教養,不是忍耐,更不是好脾氣。
耐心是目標感。
目標譃
左孝勛就這樣默默的坐車上,兩眼凝視著車外的行人和車輛。京城是一座全新的城市,盡管徐州從來沒有為京城的歷史,但是現在他就是大唐帝國的心臟,不管貶抑它的人如何說,它仍然是大唐帝國的都城。
對于大明來說,大唐將是帝國在未來極其重要的盟友,這個盟友是血脈相連的,是理應不離不棄,共為一家的。
路上的那些身穿各色衣裳,來去匆匆的行人,他們與大明百姓一樣,流著相同的血脈,他們都是炎黃子孫。可是在這里,那些百姓從少年到成年、中年,直到最后去世,他們的一生始終受到橫征暴斂,這里的富人奢侈淫逸、貪得無厭,這里的官員寡廉鮮恥、貪贓枉法。
或許左孝勛是生來就有財有勢,可是左孝勛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是商人,但他也是一個懷揣夢想的人,他的夢想很簡單所有的華夏人都應該過上好日子。
這是他的夢想,當然也是許多人的夢想
大明人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在什么地方。大明人會落地扎根,但是他們的血脈永遠深植在華夏,大明的教科書,從來沒有隔斷過與華夏的聯系。
也正因如此,在大明有很多像左孝勛一樣的人,他們或許生在華夏,長在大明,或許生在大明,但是在目睹了這里遍地的貧困之后,他們的心里涌現了一個信念改變。譃
他們要改變這片古老的土地,他們渴望著這里的人們和他們一樣,能夠幸福富足的生活下去,而不至于像奴隸一樣的活著。正是懷揣著這樣的理想,左孝勛回到了華夏,做生意不過只是他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而已,他之所以會來到這里,是為一個最終目的改變這個國家
改變這個被道貌岸然而幾乎喪盡天良的人們糟蹋得不成樣子的國家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勤者有其業,勞其有其得”
默默的念著這番話,這是十幾年前,陛下在提到國家的責任與未來時,對學生們的講話,也是大明想要創造的這個世界,這樣的世界也注定是大明要帶給全世界的
汽車就這樣行駛著,行駛有京師的街道上,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