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
尼祿看向阿尼姆斯菲亞的眼神當中只有不解。
“為什么?”
“”
阿尼姆斯菲亞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尼祿,他沉默了數秒之后才緩緩地回答道:
“我虧歉了她很多。”
“那余呢?難道汝就不虧歉余了嗎?”
最近幾天來尼祿雖然因為和藤丸立香的爭吵而讓日常“充實”了不少,但她更多地得到的其實是危機感。
原本尼祿對于阿尼姆斯菲亞口中的迦勒底并沒有直接的印象,甚至隱隱地把迦勒底亞斯整個機構和阿尼姆斯菲亞個人劃上了等號。
但當迦勒底中的其他人出現之后尼祿才意識到事情遠非她想象的那么簡單。
總督并非只是她一人的總督,阿尼姆斯菲亞在迦勒底當中也擔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在羅馬以外的阿尼姆斯菲亞更是尼祿從未接觸過的存在。
她也沒想到阿尼姆斯菲亞在面對學生時會與面對自己時相比幾乎是完全另一幅樣子去相處。
恐怕如果讓尼祿知道迦勒底中的眾人對于阿尼姆斯菲亞的了解也沒比她好到那里去的話,她的心情還會更加復雜。
尼祿緊緊地扣住了自己手背上僅剩最后一道的令咒。
原本以為似乎會一直持續下去的兩人日常僅僅是過了幾周之后便迎來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明明一周之前阿尼姆斯菲亞還是被她所獨占的“寵臣”
她不可能永遠和總督延續那樣的日常,這一點尼祿很清楚。
因此在感受到了阿尼姆斯菲亞在對待立香時那種若隱若現的隔閡感時,尼祿意識到她似乎并未差的太遠。
她與總督的關系也就敗在了阿尼姆斯菲亞自我所表現出的“拒絕”上。
阿尼姆斯菲亞拒絕回應尼祿的示好,也拒絕與她構建出更深,更勝于主仆間的關系。
這點對于立香也是同樣的。
所以不論是藤丸立香還是尼祿,在敏銳地察覺到阿尼姆斯菲亞與她們之間的透明障壁之后都沒有選擇向他發起最直白的攻勢。
倘若在這里被阿尼姆斯菲亞下定決心拒絕之后,恐怕就真的徹底沒有機會了。
與其那樣,還不如就這么曖昧著。
這樣的日子雖然煎熬,但至少不會痛苦。
等到關系真的發展到了那一步之后,阿尼姆斯菲亞大抵是想拒絕也做不到了。
實際上尼祿也成功地拉近了自己與阿尼姆斯菲亞之間的距離。
雖然只是在暫且放下奧古斯都名號的休息時間時。
立香實際上也打著同樣的算盤。
如果說藤丸立香的出現只是尼祿意識到了她還有競爭者的危機感的話,那么伊莉莎白·巴托里的出現就可以算是讓尼祿陣腳大亂的展開了。
要問原因的話。
當阿尼姆斯菲亞與伊莉莎白相處時,她居然感受不到阿尼姆斯菲亞在行為處事上的拒絕與拘謹。
仿佛伊莉莎白干什么他都會給予默許一樣。
“那也正是因為我不想虧欠您太多,陛下。”
尼祿沒有再出聲。
又來了,這種可悲的距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