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阿尼姆斯菲亞還是默默地期盼著,那生命終結之后的旅途確切存在著。
默默地期盼著,那足以在死亡面前保全“生靈”的庇護所。
無數的石塊、冰塊與逐漸冷卻下來的氣體出現在阿尼姆斯菲亞的身周,隨后逐漸碰撞,凝華,融合。
撞擊帶來的熱量足以將所有的金屬與泥土融化。
最終一顆由灼熱的流淌著物質所組成的“天體”勉強達到了流體靜力平衡,以球形的姿態將阿尼姆斯菲亞手中的烏拉諾斯之槍作為核心出現在了他的身周。
其上流淌的巖漿冷卻,凝固,大大小小的冰塊與隕石再度墜落在星球的表面之上。
這次的星球并未在大大小小的沖擊下再度融化,而是僅僅在表面上出現了諸多大小不一的環形山。
墜落中被融化的冰塊重新變為了覆蓋著星球表面一大部分的冰層。
與一顆龐大天體相撞所產生在高溫下變為暗紅的有機物同樣出現在了星球的表層。
隱隱之中似乎有著另一顆星球在這次碰撞之中產生,但卻并未浮現在阿尼姆斯菲亞的身邊。
將那個以載人渡過冥河的擺渡之神所命名的衛星在此刻顯現出來未免太過晦氣。
不過,其在冥王星表面上所留下的巨大的暗紅色區域“克蘇魯區”卻清楚地顯現了出來。
那是阿尼姆斯菲亞對冥王星最深刻的印象之一。
隨后是在其一旁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巨大心形雪原“湯博區”。
環繞在冥王星赤道周圍的“黃銅指虎帶”,此外還有點綴在冥王星南半球的其他暗紅色“巨斑”。
克魯恩斑、阿拉斑、孟婆斑、炎魔斑、魔茍斯斑;
鄭和山、伊德里西山、巴瑞山、希拉里山;
挑戰者丘、聯盟丘、哥倫比亞丘;
孫悟空槽溝、伊南娜槽溝與杜木茲槽溝。
那些組成阿尼姆斯菲亞印象之中的冥王星的要素悉數出現在了這被他用魔術所構建出的天體之上。
這就是阿尼姆斯菲亞心中的【冥府】。
而這【冥府】也應當屬于兩千年后那成功登上月球、將文明分散到太空之中的人類。
能夠將一切事物都破壞的“淚之星”轟擊在了阿尼姆斯菲亞所構建出的冥王星上。
“你要破壞的,是這顆【星球】之上的文明,對吧?”
阿尼姆斯菲亞對著白色的巨人發起了詰問。
“那么抱歉,此處的【文明】,可不僅僅屬于這顆星球!”
時至兩千年后的世界,人類早已不再是僅局限于地球之上的生物了。
阿尼姆斯菲亞對著天空中的圓陣、其后的人理燒卻式與還在其后的太空大聲地喊道。
淡藍色的光柱毫無保留地轟擊在了阿尼姆斯菲亞構建出的星辰之上。
在最后徹底躺在病床上的那段時間當中,阿尼姆斯菲亞所唯一能做的事便是抬起頭仰望漫天的星空。
或許對于弗倫茨·納達斯迪來說,他的余生還可以凝視著愛妻伊莉莎白·巴托里來度過。
但對于有著相同命運但又卻不盡完全相同的阿尼姆斯菲亞來說,他的前半生根本不知浪漫二字究竟為何物。
直至阿尼姆斯菲亞在看到那些被以世界各地的神話與作品中所出現人與物;被以各種偉大的探索者或是科研者;被以某個人造衛星、某架航天飛機——————
以及被以某些犧牲者所命名的事物之后,阿尼姆斯菲亞確切地認識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