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阿尼姆斯菲亞找到了自己的勇氣。
但遺憾的是,他的那段感情并沒有開始,甚至連心意都未能表達出來。
現在的阿尼姆斯菲亞雖然已經擁有了勇氣
但,
他也同樣已經失去了機會。
不如說從一開始就沒有機會,一切只是他的錯覺罷了。
那還在心中萌動的情感還未發芽便無疾而終。
不過按照阿尼姆斯菲亞的狀況,說成有疾而終才對吧。
就算中間真的發生了什么,最終所留下的也注定會是遺憾與痛苦。
阿尼姆斯菲亞的這份預想在得到了納達斯迪的記憶之后果然得到了驗證。
況且,這一切都建立在那個人將會答應自己的美好預設之上————————
倘若被拒絕的話,又該怎樣呢?
即便是堅信著海對面必定有著陸地存在的哥倫布也必定在心中留有著對失敗的恐懼。
實際上海的對岸是美洲而非印度這件事更是失敗。
若非發現新大陸的功績比發現去印度的新航道還要振奮人心的話,恐怕一輩子都堅稱美洲的土著們為印度人(diano)的哥倫布在死后恐怕會相當失落。
即便是現在的阿尼姆斯菲亞已經自認相當于過去已經成熟了許多,但他仍然不認為自己會有某處能夠被那位橙子小姐所看上。
甚至于連立香和尼祿也都僅僅是因為自己所展現出的某方面“可靠”并幫助著她們才傾心于自己吧。
至少阿尼姆斯菲亞自己是這么認為的。
僅以做人的品行與外貌來看的話,阿尼姆斯菲亞至少不認為會有女性因為這種理由而青睞自己。
不論是藤丸立香還是尼祿·克勞狄烏斯,都某種程度上依賴著自己。
甚至是伊莉莎白·巴托里在最初也并不喜歡弗倫茨·納達斯迪。
也許有些太過以自我為中心,但阿尼姆斯菲亞也是在種種的自我懷疑之后才確立了這個想法。
人生的三大錯覺時至今日也仍然徘徊在他的腦海當中。
然而更為重要的是,現在回想起來的他發現那位蒼崎橙子從一開始就未曾依賴過自己。
反倒是阿尼姆斯菲亞在一直叨擾著蒼崎橙子。
這樣的他又怎么可能會取得成功呢。
即便是哥倫布也是先堅信海的彼方一定有著陸地的存在之后才開始啟航的。
阿尼姆斯菲亞卻無法堅信任何事。
那十分具有科學態度的懷疑精神卻幾乎毀壞了他對“信任”一詞的實施。
雖然十分對不起兩位少女,但阿尼姆斯菲亞心中甚至連尼祿與立香對他的好感也懷疑著。
也認為那只不過是自己幫助他們之后所暫時產生的沖動的感觸。
倘若自己一旦在某日消失的話一定會消退的,宛如潮汐般變化迅速的情感。
說起來可笑的是,阿尼姆斯菲亞唯有在面對虛假的事物是才能夠堅信——————
那一切都是虛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