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五萬赤龍軍,除了舒暮云留在京城的五千,也損失了近五千的精騎,其中戰馬也損失了不少。
不過,這場戰役以少勝多,這樣的損失已經是算少了。
其它的軍需與武器的消耗自不必多說,南宮辰一一審過后,便讓魏臨著手擬報,將捷報上報京城。
不過此舉,卻被舒暮云攔了下來,舒暮云提議,捷報至少要等半個月或者一個月再發出,捷報發出后,再有一月半,總共兩到三個月的時間,這期間,他們才有足夠的時間消化戰事帶來的后遺癥。
這么做,是為了以防朝中小人使詐,在南宮辰還未恢復元氣,又開始對南宮辰出手打壓。
然而令舒暮云沒想到的是,不必等到捷報,朝中就已經有人在打壓安王府了。
這邊剛吩咐捷報需要延緩,轉頭便收到了徐千葉的來信,信中說明了朝中對邊城戰事的牽制,還有糧資的發放處處受阻,除了朝中的事外,其他的事一概未提。
徐千葉如何知道她在邊城而且信中語氣并不像是徐千葉的,但署名卻又是她的閨字,字跡也沒有錯。
信中措辭懇切,字里行間帶著一份焦灼與無奈,信中并未要求舒暮云做什么,似乎只是單純的陳述朝中的形勢。
舒暮云把信看完便隨手燒了,不管這信是不是徐千葉寫的,但能知道京城的狀況絕對是利大于弊,信使一趟是一個半月,也就是說,朝中對安王府的打壓,絕對要比信中說的更加嚴峻。
好在,有一件事值得慶幸,朝中對糧資的事議論紛紛,乾帝不知道邊城已經收復,不久,也許會有另一批糧食運到邊城,這樣邊城百姓的日子便不會太難過。
所以,隱瞞延遲捷報的事,絕對有必要
一旦乾帝知道邊城已經收復,邊城,和豐,開州的百姓,乾帝很有可能不予理會。
雖說一國之君為國為民,可舒暮云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畢竟,乾帝的心思,一向令人難以捉摸。
想起仝子默,舒暮云手不覺緊了緊。
至此,她不得不把回京的事提上日程,于是,她便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南宮辰,南宮辰聞言眉頭直蹙“你要回京”
舒暮云點點頭“朝中有人以我不出府門為借口給安王府施壓,墨福未必能應付得過來,只有本妃趕回去,出現在他們面前,他們才會善罷干休”
“五千赤龍軍在京,他們何以敢動安王府”南宮辰凜著眉眼,沉怒道。
“五千赤龍軍只是緩兵之計,時間一久,他們更容易拿來做文章,萬一事發,安王府被逼成兵變,得不償失”舒暮云說道。
南宮辰沉怒的吸了口氣,許久,才冷道“本王隨你一同回去。”
然而此話一出,舒暮云卻直視著南宮辰的眼眸,無言,可神情間,已經駁回了南宮辰的話。
南宮辰眉頭擰起,忍不住咬牙沉怒“本王為何不能與你一起回京”戰事已平,帶兵回京,有何不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