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還是墨福給他傳信,說皇上在安王府,他才匆匆趕過來。
南宮辰長眸閃爍了一下,將手中那一紙協議折起,收入懷中,像是什么珍貴的寶物一般,動作顯得小心翼翼。
他緩緩挪動著腳步,迎著晨陽走出書房,再抬眸,原本灰暗的天空已經是一片明亮,自舒暮云離開,他從沒想過,天明會來得如此快。
每一晚都如度三秋,唯有昨晚,時間卻過得特別快。
南宮辰的心緒,隨著晨陽的升起,變得愈漸明朗,江山有多重再重,亦有大乾百官扶承,可舒暮云的感情,他希望,只由他一個人來承載。
身上的龍袍,被晨陽照得灼灼生輝,可他卻已經不再在意,眸眼忽而迸著一抹凌厲,袖袍一揮,大步朝皇城而去。
至舒暮云離開那日,南宮辰連頒幾道圣旨,一是變相革職聞太師與右相,二是請眾臣上交贛州水患的解決草案,三則是遣散后宮,如此做法,一應引得朝中臣心惶惶。
聞太師雖被革職在家,可心間那股不甘心又怎么咽得下,暗中操縱朝局,聯名上書怒斥南宮辰任性妄為,幾日下來南宮辰沒有收回旨意的意思,以聞太師為首的官員更揚言罷朝。
倒是水患的草案,群臣上交得準時,畢竟是國事,又有南宮辰的命令,誰都不想為了這事輕易就被革職,而降了職的右相每日除了上朝便是閑在家中,有恃無恐。
在他眼里,南宮辰若沒有朝臣的支持,誰還能再理國事
而夢紫嫣被遣散回府,便更加不召右相待見,夢紫嫣自知自家的爹依靠不上,便借這個機會,計劃著把她的娘,一起接到先前她購置的宅子中住。
只是她為女子,此事一旦做了,肯定會惹來流言蜚語,最大的阻撓,便是怕她娘受不住京城流言。
朝中的一切都像是在跟南宮辰對著干,然而這一次,南宮辰卻沒有讓步的意思,這日上朝,他忽而再連頒幾道圣旨
任平親王南宮毅,為大乾攝政王,輔佐大乾君王處理朝中一應事務。
任徐尚書為右丞相,重整大乾朝綱,以正大乾朝臣風氣,朝中凡有貪官,白食俸祿,欺上瞞下,拉幫結派,無所作為者,一律重查
命禮部尚書洪大人重查大乾規制,所有不合理之處,一律重擬,禮部六司以此為重,輔佐禮部尚書,由右相徐大人,攝政王重查檢漏,上交天聽
任靖太親王世子南宮睿,恒太親王世子南宮祥,與言太親王之子,襄郡王任六部三司,接管中書令之職與督審六部,協助右相清除朝中有異心之黨羽
君修一圣旨,指派江南,命江南巡督趙文珂即刻前往贛州,善治水患,疏民造田,而江南一帶,則另派朝廷要員前往,不得有誤。
一連五道圣旨,沒有一絲商議的意思,如同一塊巨石,將原本就已經不平靜的河面,掀起一陣狂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