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槐看著病人:“你平時是不是經常生氣,發火,或者覺得生活壓力大,性子易著急焦慮?”
病人一驚:“你怎么知道的?”
病人是那種性格很暴躁,脾氣很大的人。
家里有四個孩子,丈夫又不爭氣,人家來到市區靠摩托拉客,一個月都能賺上好幾百。
他用摩托車拉客,不是撞傷人就是撞壞車,光是賠人修車的錢,都靠他們一個月的生活費了。
她讓丈夫不要拉客了,找到工作安安穩穩的做,他進建筑工地時嫌臟嫌累,進工廠又嫌不自由,進酒店當保安員,又嫌被人說看是看門狗……
沒有一份工作,他是做夠三天的,孩子不聽話,丈夫沒本事,女人只好成為怨婦潑婦了,常在家里發脾氣,罵孩子,罵老公。
她有份在餐廳洗碗的活,全家靠她這份工錢生活著,每次胃痛,她就更加焦慮,擔心著,領班會不會批她假,批她假后,她又擔心著,經常請假,老板會不會有意見,會不會把她開除,她要是被開除了,沒收入了,孩子們吃什么?
她越是這樣焦慮,胃就越痛,剛開始只是請假休息,后來痛到不行,她才去看,可是看醫生花出去的錢,回來后,她又心疼,一心疼又覺得生活壓力大,又開始焦慮,這些情緒一直循環著,她的胃病,反反復復著。
可是她看了這么多醫生,沒有一個人,提問她平時是不是愛生氣,愛焦慮。
“肝臟最怕的就是生氣,悶悶不樂,你所謂的胃病,就是你平時的情緒所致的。或者你脾氣很暴,遇到事情總是想不開或者喜歡小題大做地去把一件沒那么重要的事情往嚴重化去想。又或者你生活不順,處處給你壓力,否則一個開朗想得開的人,生活沒壓力的人,很少會出現肝氣郁結所致的胃病。唐槐對病人輕輕一笑:“我也只是猜測,你可以保留不說,”
“唐醫生,你說得都對,我就是脾氣暴躁,壓力大,總是想不開,整天不是擔憂這個就是擔憂那樣,不然就是看到誰都不順眼,悶悶不樂的。”
“大便不通暢?”唐槐問。
“是,而且兩肋串痛,有時心胸還憋悶著難受,胃經常脹氣。”
“你這是肝影響的胃,我給你的治療方法是疏肝,只有肝郁疏解了,胃才能舒服,才會不‘郁悶’。”
之前的醫生只針對病人的胃來治療,而且認為病人是寒癥,一直開寒癥的藥給她吃,不僅沒效果,只會讓你越來越嚴重。不治肝只治胃,那就是隔靴撓癢,不僅起不到作用,還拖延了治療時間。
唐槐給病人開了疏肝養滋的湯,景敏在旁邊寫著藥方,唐槐對病人說:“藥只是在輔助你的,最重要的還是要看你的心情。我的藥,能夠讓你短時間康復,可是未來的路還很長,你要是再一直悶悶不樂,整日煩躁、生氣,用不多久,你的胃病還是會復發的,嚴重的話,連肝臟都會受損,到時候花的錢就要更多了。”
“生活不易,靠發脾氣是沒有用的,發脾氣傷了身子,最后還得花錢看醫生,不值得,你說是不?”唐槐神情溫和地看著病人,語重心長地道。
病人聽聞,點頭:“是的,唐醫生說得是,我回去后,盡量不生氣了。”
“不是盡量,是不能生氣,如果真遇到不順的事,可以來找我哭訴一下。”唐槐笑。
“真的嗎?唐醫生,你人真是太好了,你是我見過,最好的醫生!以前那些醫生,從來不這樣跟我說話的,要么是吹著他以前治好誰誰誰,什么病什么病,要么就是排隊兩小時看病兩分鐘,問多一句都被吼。我以后生病都來找你看,不找別人看了。”病人感激不已。
唐槐由衷一笑:“我還真不希望你找我是為了看病。”
她從景敏那里拿過開好的藥方遞給病人:“喝了它,就健健康康的了,少生氣,該睡時睡,該吃時吃,保證你一生猛如牛。到一樓去交費,然后到中藥房抓藥就可以回家了,你白天要上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