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院長室時,蘇榮接過袋子,聲音低沉:“我拿吧。”
上車前,還有一個小女孩拿著兩塊玉米餅走過來,遞給二丫:“姐姐,我跟院長奶奶學的玉米餅,你嘗嘗好不好吃?”
二丫接過,遞了一塊給蘇榮,剩下的一塊她放嘴里咬。
二丫露出一副很好吃的樣子,眼睛澄澈,帶著燦爛的笑對小女孩道:“好吃!哇,味道太棒了。”
小女孩聽聞,高興的咯咯笑了。過來拉著院長的手,整個人樂得不要不要的。
“姐姐回去了,下次再來看你們。”二丫對她們揮了揮手,就上車了。
直到車子開出福利院,蘇榮才咬了一口玉米餅。
好咸!
咸到發苦!
他皺眉,硬是把嘴里的吞了進去,沒咬進嘴里的,就再也不吃了。
二丫偏頭,笑看了他一眼:“孩子們的一片心意,吃了吧。”
蘇榮揚了揚唇,笑道:“這么咸,你剛才的表情一點都沒有表現出來。”
“那么小的孩子,能掌握放多少油鹽了嗎?我要是說不好吃,會打擊到她的,也會因為我一句話,打消了她的積極性。蘇榮,怎樣?福利院還不錯吧?院長是位很慈祥的婦人,她夫妻二人都在福利院工作,因為沒有孩子,一直把這里的孩子當自己的親孩子,他們從來都不舍得讓孩子吃一點苦的。你把孩子們送到這里來后,真的不用怕她們會被虐待。”二丫笑道。
“二丫,非要把孩子們送到福利院嗎?”蘇榮斂去臉上的淺笑,轉過頭,望向外面。
“我是為了她們好。”當然,也是為了他好,在他家住的孩子們,結識的朋友少,思想似乎被什么禁錮一樣。
放到福利院來,她們思想得到了升華,就不會只想著,長大要嫁給蘇榮。
一個女孩的想法,長大后嫁給蘇榮無所謂,要是個個都想著長大后嫁給蘇榮,蘇榮能娶幾個?
當然,這不是二丫關心的,她們現在還小,想法也不能太當真。
現在想著嫁給蘇榮,將來長大了,遇見好的男孩了,就不想嫁給蘇榮了呢?
二丫是真心希望孩子們能得到好的教育和好的環境生活,才建議蘇榮把孩子們送到這里來的。
蘇榮家的孩子們,有幾個上學了,可是不會做的作業,只有蘇榮在家才能輔導她們,奶奶視線模糊不說,因為小時候沒上過來,根本就不懂得輔導孩子寫作業。
孩子們膽子小的話,回到學校不敢問老師,就會形成“知難而退”。
把不懂的都憋在心里,不去問,不去解決。
然后遇到比這道題更深的,就習慣的又“知難而退”了。
她上次到蘇榮家問過她們成績,她們說數學最高的時候是66分。
平時都是不及極……
蘇榮一個人養活她們,本來就很辛苦了。
既然送她們去上學了,就要讓她們成績好些不是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