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司大人覺得張冶的道理好像比二總管的大,點了點頭:“二總管,大總管所說的職能標準好像更為具體,你以為如何?”
以為如何?肯定不能同意啊,否則二總管就真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可一時半會,二總管竟然找不到理由反駁。
不過二總管也是響當當的人物,不可能就這么敗下陣來,他思忖片刻,總算找到了借口,說道:“正如大總管所說,有的人是因為立功破格提拔的,我靈寶司更是以‘有功則賞,有過則罰’作為宗旨的,人事部雖人數眾多,但不少人都是因為立了功勞才升上來的,若是裁了他們,我靈寶司不就是在卸磨殺驢?以后還指望有何等人才加入?”
“倒是研發部,每年那么多的經費,真正有貢獻的人屈指可數,只留有貢獻的人,其他人當裁。”
二總管又把皮球踢了回來,張冶不疾不徐,當即反駁:“研發部不同,沒有群策群力,就不會有那一兩個杰出貢獻者,類似一將功成萬骨枯。二總管你這么厲害,但若只有你一個人,恐怕也無法做到研發部的全年產出吧?”
“至于二總管所說的卸磨殺驢,對,靈寶司應當獎勵有功之人,但功勞不是一輩子的,總有消耗干凈的時候。又有句話怎么說來著,富不過三代,說的就是這些不思進取的人。對于此類蛀蟲,靈寶司應快刀斬亂麻!”
二總管和張冶各抒己見,誰也不遑多讓,聽得總司大人一個頭來兩個大。
到了后面,總司大人開了口:“你們二人說得都很有道理,我看不如這樣吧,每個總管下轄的部門,各自辭退五百人,要辭退哪些人,以什么標準辭退,你們自己看著辦!”
總司大人是贊同辭退一批人的,這是節約經費的直接策略,只是不知道該辭退哪些人。但總司大人姜還是老的辣,手段高明,把這個麻煩問題拋給各位總管,讓他們自己去辭退手下的人。
而且總司大人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每個總管負責辭退五百手下人,拿哪兒去說都很公正。
二總管還想要說些什么,但轉念一想,自己下轄的部門人多為患,裁五百不是問題,倒是大總管下轄的部門,要是少了五百人,可能就要出亂子。
傷敵一千,自殘八百,劃算!二總管當即說道:“總司大人英明!”
三四總管面露苦澀,他們不想摻和進大總管和二總管的紛爭中,結果還是遭了殃。
看總司大人態度堅決,三四總管覺得自己不同意也沒辦法,只好拱了拱手,表示認可。
得到了三個總管的贊同,總司大人心情不錯,看向張冶:“大總管以為如何?”
三個總管贊同,就算張冶反對這項決策也無法阻止,但張冶這個人某種程度上是非常固執的,都當了大總管了,難道還要看人臉色?所以張冶臉色很臭:“我不同意!”
就算無法改變結果,也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二總管玩味的看了張冶一眼,還是太年輕啊,就算當了大總管又如何,得罪總司可沒有好下場。
總司的臉色不太好看:“四位總管中,有三位贊同,這個方案就算確定下來了,三天內,希望各位總管把辭退人員的名單確定下來交給本座。”
“散會!”
總司大人沒有問張冶為何不同意,直接宣布了結果,說明總司大人對張冶是非常不悅的。
張冶也沒有再據理力爭,高層會議就是這樣,少數服從多數,他無力回天。
這一場與二總管的爭鋒,張冶心里清楚,看似打平,實際上自己輸了。手下的部門,譬如研發部,需要大量的人才,集思廣益,一旦少了人,效率就會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