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現在超級沒有形象的躺在有求必應室里,身邊的幾只水滴蒲絨絨,正在把今天還剩下的治愈術都扔到她身上。
治愈術的表現形式就是在受術者的身體周圍浮現出一圈的水汽,然后沖刷進身體。
布勞德感覺安妮這是在把治愈術當成洗澡了。
不過布勞德也沒有時間去管她,他現在試驗正在關鍵時刻。
“最后是融合符咒”布勞德嘟囔著制作順序,不用魔杖,徒手畫出符咒,把他面前的一根魔杖注入最后的力量。
一道魔力光彩,布勞德面前的魔杖身上隨后閃爍起淡藍的光芒。
這是魔杖制作完成的標志。
“真是有些奇妙”布勞德看著眼前自己完成的第一根魔杖,但是絲毫沒有興奮,而是更感覺疑惑,“明明就是符咒而已,為什么做完了最后一步,這根魔杖還真的蘊含了一絲靈性”
一個人了解的知識如果化成一個圓,那它的周長就是所能接觸到的不了解的知識。
但是隨著知識越多,圓也就越大,周長自然也就更大能接觸到的不知道的知識也就更多。
學無止境。
就像是現在的布勞德。
明明好不容易做出來了一根成品魔杖,但因為中間發現了更多不了解的地方,而徒留疑惑。
知識嘛,就是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但是布勞德還同意莊子的觀點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
以有限的去追隨無限的死定了。
雖然莊子的這段話加上前后文理解來看,莊子主張的是“至知無知”,既知識不能簡單地說“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而是要區別清楚。順道知識越多越好,悖道知識越少越好。所以,求知既是知識增加的過程,也是鑒別所得知識是否合道,并剔除悖道知識的過程。
而布勞德的理解,則是知識不能夠一個人來學習,不能一個人來研究那研究到生命的盡頭也不能肯定一定會達到什么樣的成就。
而如果有著無限數量的人來共同學習知識,那有限的時間里能獲得的知識也是變成了無限倍了。
這,也就是整個種族快速成長的道路,是布勞德看來文明推進的最正確方式。
見多了那些在法師塔里獨自一個人研究法術,然后到死都沒多少人能夠成就傳奇,只能拋棄人類身份成為巫妖,布勞德還是更加欣賞奧術帝國的那些一起研究問題的大奧術師們
他們聚在一起那才叫一個溜呢傳奇法術在他們面前也最多就是幾個月的時間就能共同解讀出來法術模型。
雖然最后奧術帝國還是因為人類自身的貪念而崩潰了,但那種大環境的種族感就是布勞德的追求。
不過在布勞德看來,奧術帝國最后滅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是議會制,而不是君主制。
缺少強權,雖說人多力量大,但要是力量分散,那就反而成了掣肘。
但大奧術師們都不信神,還把神明當作對手,那又怎么會承認皇帝呢
這算是一個悖論了。
這就好像從奧術帝國建立的開始,就注定了滅亡。
說遠了,布勞德還是需要測試一下這根自己做的魔杖。
這根魔杖使用的是現在的工藝,相比于以前的大法杖,但是小巧的魔杖更省材料,用來給布勞德練手。
至于作廢了的材料算了,不想了,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