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養院。
此時的王永慶已經九十了
上個世紀初的人,歷經了軍閥割據、走向共和,抗戰艱難以及敗退臺島。
去年的時候,他已經交棒了。
主要還是年紀太大了,一個九十歲的老人,你又指望他每天工作
臺島的氣候還是太濕潤了,一般不太適合作為療養地,所以王永慶有時候會去美利堅調養,但是也許是華夏文化的落葉歸根情節,他身體舒服了還是會趕回臺島。
雖然有對方的電話邀請,但是吳奇還是主動前往
姿態放低一點,就當是尊老愛幼了
一顆認不出的熱帶樹木下,老王穿著一身素色衣服,躺在了沙灘椅上曬著太陽。
王雪紅早早的在門口相迎,吳奇從公司準備的車內下來,與王女士打了一聲招呼之后。
王雪紅一臉抱歉的說“父親年紀大了,雖然不太管事,但是對吳先生很好奇,所以”
所以,把他叫來看看唄
這也是難免的情緒。
就像是吳奇見那些省內的一號似的,雖然一個個正襟危坐掩飾的很好。
可是那些老頭子的眼中,估計也有看稀奇的想法
一個這么年輕的人,就能和他們說上話
總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就像是大家總喜歡看熊貓,不僅僅是因為他犯賤耍萌,還是因為它存世量稀少嗎
時間過去了一天,王雪紅也查了一遍。
翻閱了所有資料之后,王雪紅最后把目光投向了天機集團里一家毫不起眼的公司
毫不起眼,這是相對而言。
就像是文化中國這家公司,在天機集團體系之中,一直都是平平無奇的貨色。
可是怎么說呢
算是一遇風云就化龍吧
一家普普通通的公司,在一套連招之后,并購、上市、發債、收購、繼續發債、繼續收購
操作簡直是眼花繚亂。
這位年輕的客人,不僅僅是經營天才,在資本操作方面,同樣有不低的造詣。
在重讀了一遍對方的履歷之后,發現這位年輕人還真的不能小覷。
每次對方獨立負責公司某方面業務時,天機集團的這方面生意必然會有大發展
而這次
她的目光掃過了一個名字。
“天機集團電子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這家公司注冊也只有一年,注冊資金也不過只有兩千萬,在天機集團的體系之中毫不起眼。
還比不上那座電子科技實驗室
那個實驗室與玄武大學合作,同時吸納了玄武市不少專家,在電子、新材料、新能源、通訊技術等方面,已經在國際上傳出來了不小的名頭了
而這家電子通訊技術公司,這些年除了賣3之外,似乎也沒有多大的動作,一直都在給實驗室撥款研究,然后獲取一些專利的授權。
但是
沒錯,看到了這兒,就連王雪紅都不由心中一跳。
蘋果公司的庫克與這家公司有接觸,而有傳言兩家達成了某些技術互換協議。
蘋果公司
想到了這個名字之后,她的眼神都變得深邃。
這些天,宏達公司可是一直在研討這件事,蘋果剛剛發布的新智能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