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了現代,辦公流程簡化了,很多文件都電子化了,可是每年的總結報告都要歸檔,所以這些都是以書面和電子文件,一式兩份的遞交上來的
看著數以百頁的文件,吳奇的嘴角也抽了抽。
真羨慕那些一目十行,思緒敏銳的商業天才,他的天賦不低,卻也不是頂尖。
大量的數據涌入腦中,擠得他幾乎思考不及,像是一團漿糊一樣堵了起來。
還好他的基礎判斷是有的
那些與時代不符的意見,只要批注紅字“駁回”就好,然后等著下屬們繼續修改完善,頗有一種無良“甲方”的感覺。
翻開手邊的最近的一份文件。
蔣云云已經大概整理了一遍,按照她的歸納的順序通讀,才是最省力最簡單的方法。
“截止到一月一日,華夏以及港澳臺地區,蘋蘋便利已經有了三千六百一十三間。”
比起國際巨頭711還是多有不如的
但是在國內的社區零售這一行業,已經是巨無霸級別的霸主了,包括711這種國際知名企業,在粵東和魔都地區的爭奪上,已經遠遠落后于蘋蘋便利了。
當然,全國的社區超市數以十萬級,這些超市大部分是家庭經營,少部分是地區性質的便利店品牌,蘋蘋便利在這個龐大的數據前,依舊還是個蹣跚學步的孩子,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擴張速度不慢啊,今年擴建了一千兩百多家,同時關閉了一百二十三家。”
幾乎是一天就有三家便利店開張,此時零售集團采用的是一二線城市直營,三四線小城市吸引加盟商的策略。
“自營占到擴張部分的三分之一。”
吳奇看著這個數字點了點頭,因為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早期需要加盟商擴張版圖,可是隨著華夏的經濟不斷的發展,三四城市民眾消費能力激增后,這些地方也會成為便利店的熱土,到時候這些授權出去的便利店,又會對公司的自營店擴張形成制約。
所以加盟的審核門檻極高,不然擴張速度肯定更嚇人。
而為什么以苛刻的條件挑選這些加盟商呢
為的就是提前消滅“潛在對手”,即使沒有蘋蘋便利的指導,這些加盟商也不會自此消失的,反而會加入其他的陣營之中,比如地區性質的便利店品牌,又或者是711等這些外來品牌。
而蘋蘋便利提前占了位置后,擠壓了其他對手發展空間,這樣也明面上最好的選擇了,一種無奈的妥協罷了。
“全年營業收三百七十一億,同比增長速度46,凈利潤442億”
吳奇看著報告上的這一串數字后,一種“終于讓我看見回頭錢”的感覺油然而生。
相對于永輝的地區性質生鮮超市,蘋蘋便利的擴張速度稍慢一點,但是比較于那些同行而言,它的基數實在是太大了,所以擴張就略微謹慎個屁,吳奇看著關閉的門店數據,臉色變得略微有些發黑了
不賺錢自然要關閉,這是一種動態平衡。
不過還是要敲打一下
吳奇思索著寫下批示不要太莽了。
a
a
a
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