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不行,效法十常侍殺何進也行啊,把人叫進來把門一關,想怎么殺都行權臣伏誅之后群賊無首,還不是任由擺布
扶蘇悵然“怎么了蜀漢滅了”
劉箕子平靜的就好像這件事與他無關一樣“劉禪開城投降,祭文下來了。”
他們夫妻倆沒做那枕頭,也沒東西可燉湯,啥事沒有。
王嬿在問怎么做雜裾的裙子,皇帝們能帶來最新的工藝和書簡,但皇后能帶來新款衣服和發型。
孫權最近挺頭疼的,他原先的選項只有步練師和潘淑,在左右為難,但因為皇帝廢立的太快,又追封了兩名王皇后。二人之前不相信自己會成為皇后,停留在鎮外沒有進來,和步練師同居。
現在很不好選擇,他幾次寫信表明自己都要都是我的皇后你憑什么扣留
閻君表示我跟你商量呢人間只能立一名皇后,陰間只能留一名妻子。
步練師倒是替他做了選擇,把自己排除出選項。她之前只生了兩名女兒,孫魯班,字大虎,孫魯育,字小虎。小女兒被大女兒誣陷謀反,被殺,大女兒和孫綝宮廷斗爭失敗,被流放。
她寧愿留在鎮外和小虎在一起,偶爾去探望陛下。
東吳的權臣孫綝廢孫亮立孫休,之后孫綝覺得皇帝孫休不知道感恩,自己本有機會稱帝,讓給他了。孫休表示擔憂,密謀誅殺掉他,之前孫亮想誅殺孫綝失敗,他卻成功了。
孫綝也不傻,行前與家中約定,在宴會過程中,家人可在府內放火,他就以這個借口伺機返回。果然起火,孫休卻不許他回去,見他捆綁起來,斬首示眾。當年他殺諸葛恪,也是一樣的手段,進宮赴宴然后殺掉。
嬴政最近不高興。
前些年去和名將開會的時候,就不太爽快,虎頭面具既沒嚇到人,也沒被人打,一切平安無事。可是這些名將們爭執的太激烈,要他們推測三國會不會在地府重新開戰,他們探討這三國正不正。探討結果是,蜀漢雖然弱但的確是正統,孫吳得國最正,曹魏三代皇帝都不錯,就是一個比一個命短。
就為了預防他們顧左右而言他或是有偏頗,特意規劃了一道分界線,東漢末年的將領們都不來參加會議,可是這些春秋戰國的、秦漢的名將們還是各自戰隊,也不考慮自身立場是否敵對,只要看得順眼就支持其中一家或兩家。
嬴政在帥位上聽的臉色發綠,幾乎要和背后的帷帳融為一色,幸好這些人的支持只是說說就罷,不準備投靠過去,也不打算幫人作戰。
帝鎮是個很好的過渡期,漢初的將士們等到劉邦能出去溜達時,基本上風流云散,少部分下地獄,大部分去投胎,其余人當差的當差,再不然也消磨了斗志,愉快的種地放羊釀酒,各安其業,還有養蠶制蜀錦,種植草藥香料。可是這三國滅國的速度應該挺快,如果立刻就把皇帝放出去,這三家的開國皇帝都多次親自帶兵出征,和軍中將領很熟,將士們大部分沒去投胎也沒去當差,怕是要作亂。
但在整個商討期間,他幾次因為有王侯級別的人被殺,如曹爽、李豐要殺司馬師諸葛恪、滕胤與呂據、孫綝,被人專門請回去繼續判官的工作,總覺得自己錯過了什么。
在長達兩年的會議上原計劃是兩個月,奈何他們太能聊真粉用實錘錘對家,這三家都有黑點,互錘起來爽的一言難盡,只不過用史料和鬼魂口狀的互錘很容易發展成揮舞著拳頭互錘。名將的脾氣大多溫和有城府,少數幾位暴躁如燒紅的烙鐵。
一些路人黑和路人粉遲疑躊躇,王翦幾次溜走去盯著自己的生意,回來還問“只有我覺得這三家只是中上之姿嗎”
有人表示贊同“是啊我家主公最好。”
“不只你一個。”
“我同意。”
想想那時候,雖然嘈雜卻很清閑,也知道結果是司馬家篡權,還挺快。再看看現在,看看眼前的姜維,還有蜀漢滅國時帶來的大量工作量。
透過門縫能看到的身影應該是諸葛亮吧
不僅是忙的沒時間和同僚互相散布消息,也沒有時間去見在會議上新認識的名將,最可氣這幫人看司馬炎要篡權了,覺得又要打仗,紛紛投胎去人間。經過審查之后能耐直接去投胎的人不多,可也不少。
姜維坐在地上摸索著自己的頭盔,默默無語,只覺得無顏去見先帝和諸葛丞相還有老將軍們,呃,倒不是自己有多大錯,畢竟獨木難支。但是算了沒有但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