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君們快快樂樂的坐在安靜的殿內,翻閱著令人愉快的報告。更加愉快的看著門外那些靜坐抗議的士人。
“和他們說的差不多。”
“這些人真是可惡。”
“親自去服役,對于他們來說竟是一種可以赴死的屈辱真是自尊自貴”
“門閥豪族可真是有脾氣。”
這事兒說起來就遠了,數年前,嬴政為了讓劉邦破產,一直等到他廣施恩惠、散盡家財之后,才開始查他的納稅,發覺了欠下的三千萬稅收和一百年服役。
劉邦實在是有錢,真是傾家蕩產湊夠了稅款,又有些有心人要替他去服役。
這樣一來,代為服役這件事才進入閻君的視線中。這件事并不是成例,是民部自創的項目。地府從不抓勞役逐漸演變成一甲子中十年勞役二十年勞役三十年勞役,這可比人間要求的還多,不論是死了一些年不堪重負的人還是剛死下來的,都不太能接受。越窮的人越能接受,因為管飯還給工錢,但富人們在人間不需要服役,到陰間卻要承擔如此之重的勞役,很不滿,行賄未果之后拿錢雇人替自己服役,一抵一不成,那就二抵一。
民部盤算著拿兩份勞役抵一份,劃算的過,就同意了。勞役的項目包括判官、校尉、鬼差、織布、種地、制紙等各種項目,需要的就是勞動力。
代為服役這件事呢,能增加地府的勞動力,卻會導致另一項問題。門閥和富豪又一次和人間一樣,不用服役,花錢免于為君王效力,不僅節省時間,還可以以此自持尊貴,傲氣凌人。出門跟人攀比都更有底氣,因此成為一種風氣。
民部得到了加倍的勞動力,豪族得意自矜,代為服役的壯丁能領雙份工錢,三方面都很滿意。
只有閻君看了感到不滿,該去干活的人花錢抵消,這說明什么如果說帝王們是令人危險的龍,那豪族能算是虎狼,其他人至多算是野狗。
這是隱隱的不把閻君的法律和命令放在眼里。說的直白一點,豪族的態度是尊重閻君,你們別約束我們。
閻君們集體希望砍掉后半句話。
什么是門閥說出籍貫姓氏就令人尊重欽佩,結婚的首選,當官比別人輕松多了,納稅和服役與他無關,擁有大片與皇帝無關的土地、農戶,名望極高,一呼百應。在北魏更是被抬高了身份,魏國為了推廣漢化和融合矛盾,某幾個門閥的人直接可以授官,不考試。
門閥和君子自己抬高身價,不僅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對出仕也有點鄙視陶淵明也這樣,但是他窮
閻君們很快就反應過來了,大部分國家的滅亡都和這些門閥兼并土地偷稅漏稅有關,強勢的帝王能壓制他們,一旦稍微弱勢,門閥就會。下令強行徹查有誰沒有去服役,結果令人頗為震驚,像是王謝蕭趙幾大家的人,大部分都沒有逃避服役,都在做官吏,很有進取心的樣子民部被罷黜的那批人就有不少出身門閥。
人間還對士人有一個優待,舉孝廉和秀才之后就不用服役了,陰間沒有。人間做了官的人,全家老少幾十人上百人都不用服役,可是在陰間有人做官只能減免妻子或丈夫的勞役。
士人們到陰間之后有些人是直接上奏閻君,要求優待士人,要求不能因為士人強占土地導致百姓凍餓而死就把士人下地獄,了很多燒火用的奏本。
門閥也不傻,排除掉下地獄那些親人之后,發現地府的大環境強有力的抑制土地兼并和門閥當權,就低調下來,就說是親戚聚會。既然不做官就要被抓去服役,那就干嘛,做官本是我們祖傳的手藝,像王獻之那樣的笨蛋不多。
人間用人會加上門第,而在陰間的官員名冊上從不記錄門第和祖籍,門閥子弟相認團聚。閻君們面面相覷,這些質好量多,有錢有閑的門閥子弟居然悄無聲息的蠶食了地府的衙門難怪他們對這些事不上報呢門閥子弟嘛,習慣做主了
趕緊劃拉了一批比較可靠也沒有什么家族的人,又抽調了一半的度支部門來查賬,肅清民部內部的賬目和賬目背后營私舞弊的官員,同時派人清查戶籍,看看這些在記錄上服役的富豪和大家子弟到底有沒有服役。
忙的度支部門在寒冰地獄訂了半年分的冰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