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知道他們說得對,社會背景完全不同,過去的辟雍培養的為官之人,宗親仕宦子弟,這里的辟雍培養的卻包括那些最普通的鬼卒,認字就可以來。“這種情況,何須我去攪局當前閻君的神威壓制了所有人的不臣之心,我看他們從追求權勢轉而追求道德,各自安心。”
當然是因為他最富盛名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孔子的地位逐漸超過了他崇拜的周公。
周公對此感到輕松,就差一點,就差一點就得由他來給人講課。
劉秀也勸他不要墨守成規,上古之時連這些東西都沒有,一樣民風淳樸。
孔子指出他的邏輯上有重大問題“正因為沒有絲帛牙角,所以民風淳樸。”部落首領和普通人都只能穿獸皮,沒法窮奢極欲。
周公指出他的邏輯也有問題“就算只有獸皮,也分等級的那些最美麗的鹿皮,最柔軟的狐皮,同樣可以分出等級,你知道糖葫蘆也分等級么”
“什么”3
“又大又紅又圓去核裹糖的,第一等。不去核的,第二等。不大不圓的第三等。同是一棵樹上的山楂,卻分等級。”
“這正是因為耽與享樂”確實有邏輯上的問題,說不下去了。孔子也放過牛,小時候坐在樹上摘果子吃,也知道挑又大又甜的來吃,這不是享樂什么的,傻子都這么干。
眾人回到被太陽照著,赫赫生輝的辟雍處,看到遠處的樹梢上坐了不少人,都在這里欣賞風景。
掛在筍峰上的太陽正照在辟雍上,干干凈凈的琉璃瓦莊嚴圣潔,如赤練霓虹當空狂舞。
許平君正和藏愛親走在一起,在這里賞玩景色。墻上美麗的彩繪游龍飛鳳,肥貓乘白鶴,三十多年的銀杏樹高大而美麗,挺拔的柏樹和竹林交相呼應。
“以往辟雍不讓女子進入。”
“人間的辟雍周邊沒有這樣的風景呀。你看那邊那些人,像不像是在拜神”
還有辟雍外樹立的高大石碑。字是蔡邕和王羲之王獻之以及另外一些書法家的字,因為禁止做拓片,每一塊碑前面都趴著一些人,紙張鋪在毯子上,手拿毛筆,描一下抬一次頭,描一點邊緣抬一下頭,要先把字形的輪廓描出來,在用墨色填滿。
遠遠的看過去,就像是圍了一圈人在叩拜,磕頭如搗蒜一樣。
閑人們現在都喜歡繞著辟雍散步,這里風景好,又是一個大圓圈。
閻君的智囊團們本來喜歡爬山,最近山上終于開始修宮殿,就都到這里來散步聊天,在竹林里野餐。最近人間的局勢令人迷惑,不能以常理推斷,搞得他們好像算什么什么不準一樣。
上到鬼谷子,下到剛死下來的聰明人,推斷事情的發展前途靠的都是主持這些事的人的性格,正常情況下,嚴肅的、儉樸的、多疑的、軟弱的、強硬的人,各有利弊,在每件事上會有不同的選擇。奈何人間這幫人,做事沒有章法,性格詭異多變,讓他們謹慎再謹慎的預測還是常常不準。
譬如說蕭衍的弟弟和他女兒私通,打算弒君篡位,被他寬恕了。
智囊團
蕭衍接手蕭寶卷的吳妃生了一個兒子,受寵時當做親兒子,封將軍,等到后來吳妃失寵,跟著蕭綜到了他的封地去,就告訴蕭綜他的真實身份,蕭綜聽了之后跑去挖了墳,把蕭寶卷的骨頭撈出來,試試滴血認親,哦吼,滴進去了。有些崩潰,殺了一個兒子又試了一次,還是能滴進去。悲憤交加,就打算叛逃到北魏去。逃走之前在屋里鋪上沙子,每天赤足練習狂奔,練的兩腳都是老繭。
傳說這是北魏最善急行的楊大眼將軍的秘傳方法。
智囊團猜測他身邊的人會上告梁帝。
結果沒有。
蕭綜這人非常怪異,雖然他是除了太子之外最受寵的兒子,可是兩首詩聽鐘鳴、悲落葉中卻無盡的悲傷寂寥。雖然勤政,卻不肯接見賓客,像女人垂簾聽政一樣隔著簾子審理案件,出門是就在車上掛上布帷。
若說他害怕被人看出來,長得不像蕭衍,卻又不是。他的叔父蕭寶夤在北魏為官。等到梁帝蕭衍北伐獲得彭城之后,讓他鎮守,等到退軍時卻又害怕不能再見到叔父,就跑去率領親信跑了,又給自己改了個名,改成蕭寶卷一脈的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