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和李淵短暫的握手言和,雖然李淵還不肯和楊廣再次結為兄弟,但可以坐下來一起喝湯。皇帝,政治家這個物種,從來不被舊仇困擾,隨時可以坐下來和談,談完隨時可以翻臉,蒼天作證約為親家都不好使。
楊堅語重心長的教育長孫氏“你丈夫說什么了嗯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你啊,平時多讀點書,不要只知道舞刀弄劍。”
長孫無病能還說什么只能低頭認了。誰讓她當時理直氣壯,得意洋洋的宣稱自己家兄友弟恭呢她死前看的確實是這樣,短短八年間,孩子怎么會變得那么離譜。我的大女兒怎么會去世,怎么會這么快。難道我身體不好,她身體也會多病
李淵笑呵呵的說“姨夫,算啦算啦,小孩子不懂事,不要和她計較。孔夫子都說了,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表弟過來坐呀。”
楊廣忍氣吞聲的走過來,站在父親身后。道理都懂,就是生氣。
兩位開國之君臉上笑瞇瞇,心里也很平靜,不生氣,暗暗的著急。楊堅要逼他在李世民死下來增援之前簽署盟書,李淵雖然也想和解罷手,卻不想簽署現在這份有點吃虧的盟書,更不想對天盟誓。漢武帝說過,在這里對天盟誓會真的靈驗,那就不好亂發誓了
雙方小心翼翼的避開楊廣的老婆長孫氏的兒子魏征主編的隋書等諸多會引發矛盾的話題,開始談感情。
楊堅“當初就有人跟我說,我這內侄有帝王之相,勸我提前殺了你,我惜才不舍。你是不是得念姨夫的好處”
“是啊。”李淵也很深情,說起來兩代君臣情深,就好像關系有多好似得。其實他和楊堅關系確實很好,那會是真打算當忠臣。回憶起當年歌舞宴飲,抓著姨夫的手“當年您還教過我彈琵琶。”
“現在還會嗎”
兩人各自抱了琵琶合奏了一段,躲在遠處的圍觀群眾這才松了口氣,這是人類能聽的音樂
劉徹每次不幸被他們偷襲的余波掃中,聽到嗩吶聲后,都要花錢去聽曲子來洗耳朵,運氣好的時候能找到劉備請綠珠出來吹奏一段曼妙若天樂的笛聲,就感覺自己活過來了。
長孫無病現在有些消沉且安靜,默默的當了一回背景板就回去了。雉奴當年才七歲,除了特別會撒嬌,性情最溫柔粘人之外,并沒有超越哥哥的才干。李承乾七八歲時已經能參政了。她怕劉奭的事情重演。
是書籍豐收的年份。
前些年魏征主編的梁書陳書齊書周書隋書,相關人員都是人手一本。楊廣雖然恨其中摘錄了李密造謠的部分,但那都是在列傳里,自己那篇最后沒寫。
道醫孫思邈的千金方寫好了一部分,帝鎮的養生小組在確定不會遭遇突然的嗩吶無差別襲擊之后,又回來聚會,研究養生秘方,研究治白發脫發的方法。
他寫的丹經給匠作監的局以新的啟發,沒能成仙的道士們現在樂于試驗用各種東西配合在一起弄爆炸,以買巨大的竹鳶帶著自己飛來飛去,研究什么東西倒在一起煮會產生奇妙的變化。
除此之外,魏王李泰那令太子不安的文學館也編撰了不少好書,其中帝鎮人手一套的是括地志。寫的真不錯,細致。文學性也挺強,雖然有些匠氣,不如酈道元神魂自然一瀉千里的靈光,但也算是中上。這天下河山真是太美了。
劉邦看了都夸“死胖子有點本事。”
李世民考慮要不要給兒子寫一本執政指南,正如皇后寫了皇后守則。還沒想好。事情接連發生。先是大女兒李麗質死了,長樂公主才二十三歲貴戚功臣和皇子、公主、嬪妃墓按禮制只能設一道石門,但李世民不管這些,給特別鐘愛的女兒設了三道石門。緊接著豫章公主也死了,皇后的養女,也是自幼長在他眼前。
皇帝又是一頓爆哭,并且為女兒服喪,可恨這些大臣不僅不對皇帝的悲慟感同身受,還勸他想開點。
又有高句麗挑釁。高句麗這個國家,依仗地勢不是地勢險峻,而是冷特別冷耀武揚威。而他又在生病。
美貌的妃嬪才人輪流來侍疾,能做到的也就是端藥端糖,換個人讓皇帝看著新鮮點。
武媚娘端著銅盆過來,服侍皇帝洗手。另一個才人端過來一碟綠豆面,蘸著綠豆面洗手很去油。
水盆端下去,李治拿手巾給父親擦手“您別吃羊肉,對病癥不好。”
李世民嘗嘗唇齒間的余味“嗯嗯。”反正這頓吃完了。忌口也沒見病好,上了歲數,酒不能多喝,肉不能多吃,凡事不能盡興,好難。
漱口之后,又問“雉奴,你想搬出去嗎”
“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