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華告別了將作大匠,去看了暫時租賃的貨倉中存放的東西,仔仔細細的爬到箱子堆中清點了一番,一個不差。又拿出名錄看了看三百名勇士,不錯,雖然沒有名垂青史的人物,但每一個都曾是人間身經百戰的軍人、好斗的勇士。
爵位最高的是游擊將軍,爵位低的也曾因為斬敵首而稱為軍中驍卒,還有三十多人曾是游俠兒,好勇斗狠,剛從地獄里放出來,因為沒瘋,不用被押解去投胎。
抱著名冊,前往閻君殿前,覲見閻君“我也有點人,想為閻君效勞,參與募兵。有三百人,都是驍勇善戰之輩。”
自從戰國時期就有募兵制,因為指揮起來很困難才到后來改換換為屯田制和府兵制。
“可以。”閻君在旁邊那一摞印好的紙張上拿起兩張,簽了名字,遞出去。
一張是給名單編號,和她是這只隊伍的領兵者。
另一張紙則是符咒,貼上這張符咒,就能認清楚要追擊的目標。
嬴政見是她,知道她這些年一直在蟄伏,壯大自身實力,讀書學習練武,翻著名單看了看,全是大眾化又叫人記不住的名字,地府的重名問題非常嚴重。奇怪的是這里面沒有一個司馬氏的人。“你帶這些人去,誰為謀略”
“我自己。”
“誰為你出資贊助”鎧甲、武器還是很貴。
“還是我自己。”
“那很好。”
閻君們簽字蓋章,人員名單留下“如果你們失陷在吐蕃境內,就堅持住,過十年未歸會派人去搭救。”音訊不通,只能約定時間。
“參與募兵的人就可以免除勞役。大約有一萬三千到一萬無前任參與劫掠互市我們地府的互市商隊,靈魂上濺上我們地府鬼魂的血,貼上這張符咒就能認出來。”
張春華“我知道的。”
接過兩張紙,往身上一貼就變成了紋身,躬身退下。
擊殺這些劫掠過本地府鬼魂的吐蕃鬼,就能立功。
她自去召集這三百壯士,去倉庫拿了三百套鎧甲,又去醫館買了幾百個竹筒裝的補益氣血、可以辟谷的大丸子,還有幾天份的干糧。
這次出去的目的就是為了搶掠,不用攜帶多少物資。
還得趕緊去,之前已經去了不少人,雖說是烏合之眾,卻也是亡命徒,得去搶。
吐蕃只是一個和唐朝基本上同步新興的國家,在此之前那地方曾經有過很多國家,更換國家的名字就如同中原大地更換年號一樣,地還是那片地,人卻不是那族人。
之前還有一個象雄國,那時候當地就被稱為象雄地獄,不過這都不重要。中國地獄在外人口中也隨著人間朝代的變化而改名,稱呼比較混亂,意會精神即可。
地府的邊界通常的恒定且穩固的,不會因為人間突然占據幾個城,就跑過去接管了那片地區的陰間,也不會突然丟失幾座城就后撤回來。兩邊的地府每隔一甲子開放互市,但出于安全考慮,僅允許武官和生前有戰功或有足夠武力值的人前往參與。
但是吐蕃地府的冥神剛剛被非常勇猛的松贊干布父子推翻了,松贊干布在永徽元年去往陰間,至今四十多年。松贊干布是真正建立吐蕃國的人,手下有精兵強將,到陰間之后獻上珍寶和歌女,就沒有被冥神設防。三十年后取而代之。
苯教的神不在意是自己的某一個信徒來祭祀自己,沒有干預這件事。優勝劣汰讓吐蕃地府始終保持著強大的戰斗力。
閻君們竊竊私語“我們這樣做真的合適嗎雖然我支持。”
“頭一次用募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