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武惠妃死了兩個兒子,李瑁作為第三個兒子,李隆基怕他死,就送給大哥大嫂撫養。李憲算是他的養父。
李瑁認認真真的繼續給養父服喪三年,一半是為了養父比親爹好太多了,一半也是為了避禍。恐怕阿耶要弄死自己,給玉環一個寡婦的合理身份。
李隆基朕這輩子真的完美啦。所有的大事全都完美,文治武功都好的沒話說。老了,今年大哥和另一個兄弟過世,要珍惜生命,開始享受生活。
從此改元天寶。
天寶元年,李白供奉翰林院,寫下那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譯嚯哈哈哈哈,勞資就知道自己牛掰,他本以為自己能大展宏圖,但是沒有。皇帝聽他的意見,但并不取用。氣的他繼續寫詩。
四皇子李琰嫌王妃無子,與她分居,只學著父皇的樣子收集天下美人,生了五十多個孩子。兩個寵姬爭寵,求教于非自然力量,在他鞋里暗暗的塞了符咒。他的仇人聽說這件事后,告訴皇帝說,四皇子詛咒皇帝。上朝時要脫鞋,證據極容易拿到。李琰死到臨頭驚懼萬分,拼命推理一番,認為這是美人們爭寵,并舉例無數。
由于沒有常用符咒大全來作鐵證,難以分辨瞎畫的圈圈道道到底是詛咒還是爭寵,李琰軟禁不久就自己把自己嚇死,韋王妃送回娘家,二美人杖斃。
轉眼到了天寶四載,楊玉環自然不愿意沒名沒分的做個女道士,皇帝已經須發皆白,不知壽命幾何,如果沒有名分,日后就沒有保障,無以為繼。李隆基也想給她名分,于是先給李瑁塞了個媳婦過去,前任壽王妃無子,事情都好辦。
李瑁心里依然不好受,他當年對玉奴一見鐘情,一求就到手,結果變故接二連三,只好安下心來,活著最重要。
問新娶的韋氏“你善于歌舞么”
“妾粗通音律,不擅長歌舞。”
李瑁又仔細端詳她,端莊纖弱,不明艷不嫵媚,暗嘆好好好,這個老婆是安全的。紅顏薄命,紅顏的丈夫更薄命,貴為皇子,也要遭遇喬知之之苦,玉環卻不如碧玉。
皇帝估摸著太真當了五年道士,大家都忘了這事兒吧冊為貴妃。
武惠妃崩潰了“我根本就不算寵妃”
武曌“不要吵我睡覺。要鬧,等他來了再鬧。你到時候纏住他,讓王菱把你們一箭洞穿才好。”
太平公主“我太準了。可能我應該去修行,這道士不白當”
貴妃的族兄,張易之的外甥楊釗為避卯金刀的避諱,改名楊國忠。而安祿山為了奪得皇帝的寵愛此前姚崇等人都看他不可靠,但皇帝看他可靠,卻又受過去這些股肱之臣的影響。
安祿山機智的認了貴妃為母,每次進攻先拜見母親,一番花言巧語,皇帝就讓他和楊國忠之下的楊氏男女結為兄弟。真覺得他赤膽忠心,多次重用。
姚崇本來在樂呵呵的聽著宋璟和王晙聊天,號稱有腳陽春他帶來了春天的宋璟為人喜歡詼諧戲謔,只和一個人聊得最風趣,那就是名將王晙。二人一文一武,你來我往,一壺茶一盤棋能聊一整天,姚崇天天在旁邊聽的樂不可支,就連人間的煩丑也能稍忘一忘。
等到重用安祿山,允許安祿山肆意出入宮廷,更以高官厚祿給楊家人,氣的姚崇七竅生煙。
宋璟微微一怔,調侃道“要成亡國之臣,你們有何感想呀”
二人默默無語。
“別這么死氣沉沉。咱們死得好啊,早死的可以保全名節,氣也氣不死。不遇明君,實在是可憐。”
姚崇嘆氣道“你我幾十年心血”
“心血怎么了有口皆碑。”
“您真是心寬。”
“那是。現在不心寬,等著唐滅后,你說我是殉國是不殉國啊”
“良禽擇木而棲。”
“現在去投胎,不知道能不能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