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結怨,哪用什么理由。”只需要一眼,就可以看不順眼。
但根據一位閻君的猜測,楊廣此舉很可能是為了討好李世民,甚至是楊堅授意的。
“不對,我覺得其中必有原因。他們同住在一起如此之久,李世民常來咱們這里溜達,沒聽他提過武曌該審查的事。楊堅剛回去,楊廣就寫了這么一篇”
“我有一個猜測楊廣呢,好色。武曌呢,也好色。倆人是不是”因愛生恨啊,被楊堅抓到什么問題然后故意表決心和她割裂關系
“嗯”
“什么有這種事”
聽起來匪夷所思,仔細想想荒誕好笑,但也不是沒有可能性。
閻君們想了想,或許應該抽調人手,仔細審查一下隋煬和武周這兩個皇帝,但不是現在,現在沒那么多人。
隨便找了個借口,再拖一段時間,復雜的篡位方式帶來了更復雜的審判,拖一天是一天“她生前自行遜位,還算是李唐的皇帝或者皇后等唐朝結束匯總了一起審。”
“要是這么說又有些不合理。她的五畝地,哦,呂雉也有五畝地。沒問題了”
嬴政拿過奏本來,提筆批復“如有不滿,來當面問。”你自己都是個朝代結束之后依然出不來的人,朝不保夕,還管別人的閑事。還敢催促閻君做一向分量很大的工作
所有人都發現楊廣這兩天雖然憤懣,但帶著詭異的微笑,就好像有什么奇妙的好事即將發生。
能讓他高興的事,對別人來說就未必是什么好事。
竇惠穿著漂亮的新裙子,薄施脂粉坐在書桌前,有點擔憂“那日謀劃時,不該讓他聽見。”都說了事情不可以不密,咱們還是讓他聽見了,可能我真不善于害人。他天天這么高興,雖然也是計劃的支線之一,但總叫人心中不安。
武曌柔聲勸慰道“沒關系,就算他不知道,也會首先懷疑太穆皇后您。”
誰都知道和隋朝仇恨最深的人是你啊。
李淵和李世民異口同聲“哎這叫什么話。”
這的確是實話,太穆皇后只受過隋朝的氣,沒親眼見過隋朝滅亡。
李隆基坐在后門的臺階下面沒錯,他被禁止進屋,只能和下等小官一樣在臺階下面呆著,但他耳朵尖,聽的聽清楚。幸好臺階不夠高,和里面說話不費事。
以前武則天也被禁止入內,直到這次,驅逐楊廣這件事重大。
李豫沉吟了良久,終于問“則天皇后,難道您那法門恰好是真的”都知道您喜歡編造彌勒轉世一類的謠言,還寫了許多讖語,看大臣造假祥瑞,難不成死后做到了真的
武曌心說我寫完之后自己都要信了,笑道“我都在用。既符合邏輯,又暗契佛理,他若肯精心虔誠的依法行事,應該會有些成就。”
皇帝們紛紛點頭,他們看那些東西也很和邏輯,尤其是去地獄里贖罪,正面面對自己的錯誤,在痛苦中修行,這段特別合理。
只要別勸自己做,就合理。畢竟合理而令人痛苦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