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稱為會昌中興,佛教稱為會昌法難。不過對于禪宗百丈懷海的道場來說,不算太難,他們不立佛像,不設禪堂,不儲金銀,沒有奴仆,自耕自食,查抄到他們這兒時,官員都有點懷疑這是不是只是一群禿頭農夫。
李炎也同意人生苦短的說法,但他沒有縱情聲色來享樂,他想要通過服食丹藥,把壽命拉長。
李炎“朕是不是很機智”
王才人
過了一段時間。
李炎重病去世,魂魄就坐在自己的肚子上,靜靜的看著祖母郭太皇太后悲戚不止,這位可憐的老婦人已經送走了丈夫、兒子和三個孫子。還有被宦官擁立的皇太叔,宦官早已趁皇帝病重,擁立李忱為皇太叔他是憲宗之子,穆宗之弟,李炎的叔叔。仇士良雖然被籍沒全家,但他的雄風令人向往,是宦官們的偶像。李忱為人沒什么特點,有點傻,話極少,李湛李炎有時候故意逗他多說話。
看起來很容易控。他對光王倒是不討厭,還挺招笑的,只是不覺得他有什么才干,能把國家治理好。剛從宦官手里奪回的大全,又要被宦官奪回去,一個木訥少言寡語的皇帝毫無威信可言。宦官卻不會在意國庫是否充裕,藩鎮是否城府,只是一味的鞏固權力,對唐朝的延續絲毫不關心,他們根本就不懂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的道理。一個個短視的很。
又看著王才人趕了回來。不知道她去了何處,不知道她能不能說到做到。沉疴全消之后又有些舍不得,當初只是病重了,心神混亂,內心十分脆弱。唯一后悔的只有當初想封她為皇后,卻因為她無子而擱置了。如果及早封作皇后,她現在就有了保障,不會被送到感業寺中。
王才人果然言出必行,眾目睽睽之下不能登上龍床,就在帷帳下自盡。
李炎動容“啊你”
“妾說過,陛下萬歲后,妾情愿殉葬。”
李炎羞慚的站了起來,踩在自己的尸體上“病重胡言,你不必當真”伸手把美人的芳魂扶起來,拉到龍床上,也顧不得旁邊還有許多活人好像在看“我當初應該聽人勸諫,不服食金丹。”
王才人摸摸肚子,奇怪與為什么突然不疼了,看宮妃們痛哭出聲,自己的尸體也被人抬起來,原先那些嫉妒自己得寵的妃子們都心悅誠服,微微笑了笑“我不曾負陛下。”
李炎深深嘆氣“我不想你死,那時候只是不想你棄我而去。”
“分明是陛下舍棄妾身,怎么又怪我呢”看到皇帝十分愧疚,安慰道“文宗楊賢妃被陛下賜死,難道新君不會被宦官鼓動而賜死我么我與陛下同謀,誅殺宦官,滅佛取財,宦官若要記恨,我亦難逃一死,不若現在與陛下殉葬,或許可以合葬。”
郭太皇太后惋惜與自己的孝順孫子又去世了一個,下令把趙歸真捉起來杖殺。
暗暗的憤怒,看自己曾經的侍女竟一躍翻為太后。
帝妃二人相擁哭泣,對人間依依不舍,主要是朝政滿懷擔憂。
李忱的母親鄭氏在旁邊暗暗高興,她年少時被相師說,將來能生皇帝,謀反的節度使李锜想找個好兆頭,就把她納為侍妾,后來謀反失敗,她被沒入掖庭,后因美貌被選去服侍郭貴妃,偶然被憲宗臨幸,生了李忱。如今這是要當太后啊想不到那相師是準的
我和薄姬一樣
李炎看著滿臉奸詐、暗暗高興的宦官,深深嘆氣“倘若世上沒有宦官”又擔心會有很多人來幫皇帝生孩子。
都尉因為皇帝看起來要死,早就到了。也頗為感慨“當初不封皇后,這次虧大了。”感情也好,地位也差不多,就差了個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