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陰間公認李德裕是個非常優秀的大臣,出將入相、無往不利這都不用說,幾乎是個完人。
紛紛為李德裕下場感到震驚,雖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更迭的速度也太快、太徹底了。這就是不結黨的結果啊
反過來想想,不結黨只被貶謫,結黨可能會被皇帝夷族。
劉徹都回來感慨了一番“可惜了。”他雖然時常換丞相,但那是因為丞相們有錯,像李德裕這樣的人,哪一個皇帝不想要除了李忱。
隨即,李忱又為了爭取天下人的支持,讓自己的地位更為穩固,快速廢黜了之前所有滅佛的政策,大力恢復佛教。
國庫是否充裕算什么,能不能打仗又算什么
民心所向才是最重要的
有武宗做對比,就顯得皇帝那么善良,那么慈悲。
此前對于武宗滅佛這件事,長孫皇后認為很對,唐朝的皇帝們頗有微詞,有些覺得他做得過分,但看看累計五十萬男女勞動力的數據,也就不說什么了。
李炎算了半天賬,憑著記憶寫出國庫的十幾項收入,當然全都是賦稅,但來源各不相同,又寫出幾次清繳佛教的收獲的土地、金銀、勞動力。嘆氣“敗家子”
李倓也嘆氣“好多錢。”當初我們若有這么多軍費該有多好當年我怎么沒想到呢
這是思維誤區,不是每一個貧窮的皇帝都能想到寺廟道觀這個寶藏。
劉徹開玩笑道“三個武帝都滅佛,可惜沒有我。”
李炎道“當時若有佛教呢”
劉徹笑了笑“唔,必然要收稅的。”他都開始對小孩收稅、賣爵位給商人,何況是僧尼。需要用錢時,看誰有錢都不順眼。
三人笑了一會,不禁悵然,土地永遠是那片土地,自己這邊的朝代更迭,對面的敵人一樣是國號輪換,可是雙方永遠敵對,且戰且和的漫長歲月磨滅了無數的良將勇士,雄心勃勃的帝王和閉眼裝死尸位素餐的帝王總在輪番出現。
郭昕當年的雄風淹沒在塵沙中,聽說西域的百姓還問皇帝猶念陷蕃生靈否那些天寶年間淪陷的百姓,語言小訛,而衣服未改。
拿出地圖來探討當年和如今的戰爭,西域這地方,真是天高皇帝遠,管理不便,有險要地勢,廣闊但沒有良田。地勢和生活方式注定了這地方容易反復。
李炎沉聲道“太和公主五次改嫁,何嘗不是大唐的恥辱。”只因為唐朝積貧積弱,皇帝軟弱無能,讓姑母輾轉于諸人之手。國家安定本是男人的事,是皇帝和將相,是軍隊的要負責的事。公主在唐朝是公主,到了外國就是個有錢美女,唐朝強盛時,她有靠山也遙遠,唐朝衰敗時,她的虛名雖然可以保命,卻毫無用處。歷史早就說了,和親與和平沒什么關系。
公主的命運和娘家的興衰聯系在一起,他當年以禮迎姑母時,還有七個公主拒絕前往迎接,被皇帝一頓懲罰斥責還寫入史冊中。
劉徹點點頭“狄山亦如是。號為狄仁杰的祖上,實則遠不如他。”狄山這個廢物主和,沒打之前主和,打贏慘贏之后還主和,還辱罵張湯,以儒家的道德服人,強烈勸皇帝派公主去和親。于是皇帝就讓狄山去邊關以德服人,幾個月后,匈奴犯邊時就把狄山的腦袋帶走了。
二人氣哼哼的探討了一番和親是戰敗的表現,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