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貞“呵呵。李嗣源,你是怎么死的”
李嗣源的兒子李從榮覺得可以試試篡位,禁軍也覺得擺平李從榮不難,禁軍猜對了。可是皇帝驚怒交加去世了。
“現在繼位的人是誰”
“是我兒子李從厚,相比之下是最好的。”
李從厚很快就證明了老爹看錯了。他最忌憚兩個人,一個是老爹的養子李從珂,另一個則是石敬瑭。藩鎮節度使依然是心腹大患,他有一個好辦法斬斷節度使和經營多年領地、當地士兵、百姓的緊密聯系,那就是讓他們調換,把這倆人從肥沃的地方調走,換到貧瘠的地方去,把自己的親信調過來摘果子。
李從珂干謀反了。
我爹是養子,他謀反了。我是養子的養子,聽起來好像也很吉利的樣子。
養子和親兒子不一樣,養子都是特意挑選的優秀少年,基本上唯一標準就是特別能打。至于為什么要收養少年除了沙陀人的風俗之外,也是為了避免呂布的父親這一危機。
他也猜錯了,沒能打贏。
被人逼得節節敗退,最后被困在城池里,登上城頭脫了衣服,指著自己身上的傷疤“我二十歲就跟著先帝打仗我身上的傷比誰都多,我為先帝出過力,我為大唐立過功,你們都曾經是我的部下或袍澤朝廷殘害骨肉,我有什么錯”
城下士兵感到有點悲哀。
李從珂“陪我殺到京城去每人賞錢一百貫”
城下兵將們立刻對他的不幸的遭遇表示深切關懷、極大憤慨,激動的差點哭出來。
要本著良禽擇木而棲的原則,支持李從珂節度使
李從珂以為京城中有足夠的錢財賞賜百官,打進去才知道,沒有。李從厚調兵時就說要厚賜,府庫沒錢就販賣宮中珍寶來給錢,可是兵將們想要更多,而李從珂打的白條就很大。
李從珂日夜被討債的軍隊逼得焦頭爛額,他只能拿出十分之一二,最后又哀切道歉又要求分期還款,終于讓士兵們唱著歌不滿的離開了。
人間的士兵們現在沒有多少忠誠可言。不是炒老板,而是把老板弄死。
李從珂勉強坐穩了江山,李從厚到地府聽父親罵。
石敬瑭忽然發現自己現在有點危險,老丈人的兒子始終針對自己,頭疼。
遼國的王從耶律阿保機變成了耶律德光。
石敬瑭和趙德均這兩個節度使,都在爭契丹的武力和軍馬支持,遼國就樂呵呵的等著雙方競價,價高者得天下。
雙方一番競價,趙德均出價很高。石敬瑭掏空家底還是不夠,李從珂的威脅近在眼前,一咬牙,把趙德鈞的地盤割讓給了遼國,也就是幽州和燕州。以后能不能搶回來再說,先保住性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