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的簇擁在旁邊站腳助威。紛紛給自己支持的一方扔錢,要把支持量化,并具體展示出來,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扔錢。
走來走去,忽然見到了孔子在寺廟里看書。眾人大驚失色“夫子為何在此”
如果夫子也皈依佛門,那儒釋兩家的爭端豈不是一敗涂地
傅奕、韓愈會大哭著去投胎。
孔丘合上手里的經書“不了解他們,我怎么評判”禮樂忠孝幾個角度都被人說了很多很有道理的話,他就想看看,這又不是歌舞享樂,怎么會敵得過道理
他又不傻,當然知道講道理和禮法經常無用,就想知道為什么沒用。
郭威去世這消息,真是親者痛仇者快,郭榮柴榮,當前用名郭榮是很傷心的,自從他考慮要當皇帝這事兒之后,作為現存的獨子,他沒有任何障礙。
繼位之后開始制定十年計劃,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這三件事可以盡量同時做。
劉崇開心的要死他就是那個被晃點的節度使,他和他兒子是三大節度使,本要發兵征討郭威這亂臣賊子,郭威晃點他們說讓他兒子當皇帝,他當時退兵。郭威立刻登基。
他后來去找契丹認了父子關系,但稱為叔侄,他當然是侄子。耶律璟爸爸我也認了兒子繼續和周打,打不過。現在趁著老東西死了,趕緊稱帝興兵。
郭榮“我父親還沒下葬,先御駕親征”
馮道顫顫巍巍勸諫“不可以啊陛下”
郭榮用談起偶像的語氣說“昔年唐太宗平定天下,都是親自出征。”新娶的媳婦很好,生了兒子,國祚延綿不成問題不會像武周那樣短暫。
馮道“陛下不能和唐太宗相比。”
郭榮也不生氣,確實差了點“漢軍是烏合之眾,我如泰山壓卵。”
馮道慢吞吞的說“陛下不是泰山。”
老夫活了這么大歲數,見過無數個善于吹噓的皇帝,每一個都覺得自己好了不起。自唐以后,統共五代十國,我看到了四個朝代覆滅。十國之中,滅亡了三個。五代之中,七個皇帝具有雄才大略,他們開創江山時,哪一個不是兩鬢斑白,哪一個不是朝廷棟梁哪一個不是能征善戰國家的心腹大患不在外面,就在朝堂之中,就在御座之上我的心都要碎了。
郭榮大怒你這老頭太會抬杠了當即給他安排了一個苦差事“先帝的山陵使一職,教給你了。”
馮道眼前一黑,心說自己要死。山陵使,主管皇帝喪葬一切事,從選址,親自勘察,營造,選日子下葬,到主持完整的葬禮雖說大行皇帝要求薄葬,能省很多力氣,可他還要求在各地埋葬衣冠劍甲看看漢唐的皇陵都在哪兒在遙遠的山中這一把老骨頭怕是要在馬背上顛碎了。
數日前,郭威去世之后,見到劉知遠。
劉知遠被人奪了皇位,殺了兒子,反而十分尷尬。他雖然脾氣暴躁,也明白蠢兒子這是自取滅亡。蠢兒子還興致勃勃的說自己殺了他全家,除了妻子兒女還有侄子們,不算很賠。氣的劉知遠親自把他按在鍋里,煮到開竅,你丫如果沒殺他全家,你自己也未必會死
郭威“主公,唉,黃袍加身身不由己。幼主殺我妻兒老小,這忠臣當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