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此山真為鬼斧神工。”
契丹鬼拋出疑問“我們想請中國閻君允準,派遣神鬼前往遼國地府原先叫突厥地府,修造仙山,為兩地交好之見證。欲見君王,需備厚禮,不知你們君王有何偏好”
杜甫一怔“若說偏好,應向扈從探問。閻君勤政愛民,大公無私,一切以長治久安為主,你們或許可以直接前往一試。”
“曉得了,多謝老先生。”
同樣在各處打聽消息的還有不少人,有幾名獄尉都被請教到了。呂雉正在聽郭圣通抱怨經商的人才天才太多,她越發不濟,最近十年的收入只是持平,并無增長,獄卒就報告稱“門外有幾名商人求見獄尉,想大批購買鮮花,并請教如何養護。”
肉店地獄的鄧獄尉正在門口看著鬼差寫新貨名單時,也有幾人前來請教,如何開設這種地獄并確保犯人不會越獄。
太學處有人買了整十套的全部課本,并要了兩份參考書目名單。
放假的都尉們雖然沒有表露身份,但氣質獨特,也被人詢問了一番。
幾名敏銳的高官老鬼溜溜達達的跟了上去。伊尹“有意思。”
霍光問趙充國“你怎么看”
謝安指揮仆人“你跟著他們。”
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編輯組有很多敏銳的文人,也發現這件事不同尋常。
等契丹鬼把幾十撥從都尉、獄尉、判官、典農大匠各處的消息匯總時,他們覺得可以直接去和閻君談談。作為以旅游團和商人身份入境的遼國使者,他們早就該去拜見閻君。
打點好禮物,換了正式的遼國禮服,前去拜訪。
剛到門口就被攔住了,號稱廣開大門,允許天下鬼魂前來回事的閻君殿竟然大門緊閉。
遼國使者問“莫非是我等外臣禮數不周”
都尉安撫道“閻君一切無事,不拘禮數,只是今日有一件大事,沒做決定之前,不見一切人。”趙匡胤突然就去世了,他雖是宋朝的皇帝,卻和唐朝的皇帝一樣,有類似于風疾的問題。根據醫館里神醫們持續研究和追蹤,風疾心疾這種事可能是代代相傳的,有一家人從漢代到唐代,個個都有心疾。現在閻君們正在探討,宋太祖趙匡胤算不算是統一天下,他應該去向何方。
七天之內必須出結果,要不然就麻煩了。地府并未修造鴻臚寺,但他可以緊急商量一下,把藏書樓增加這個范疇,藏書樓和封存卷宗的地方不在一處,是單純的藏書之所。前樓,后館,有很大一片住宿休息之處看書看累了想睡覺這種事在鬼魂們身上也很常見。
閻君們一開始探討的還很融洽,但越來越激烈,有人認為差不多就行了。
但嬴政說服了很多人“若要強求安西都護府也回歸麾下,確實強人所難,但燕云十六州一日不歸,中原必受其亂。在哪里修造長城都不行。”
國家疆域一直在變化,統一天下的標準也在變化,但怎么說也得四下安寧才說。
“遼國強盛,西夏漸興,你這是強人所難。百姓苦亂戰久已,早已被六十年間兵峰嚇破肝膽。”
嬴政道“最基本也得攻到居庸關,作為天險屏障。”那山真不錯,易守難攻。作為皇帝要是能移山填海就好了,何必去修長城。中原全是平地,周遭都是高山,那多爽快。
朱砂痣閻君忽然問“你當年去過”
“第一次去的。東臨碣石后,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咸陽。”
閻君們對著地圖和六十多頁厚的宋遼兩國實力報告研究了一整天主要是看這一行行的數字,反復對比研究。正如五代十國時期,對百姓們的道德要求放低,為了求生干點壞事都可以放過,不是殺人就行。現在也得考慮,是主觀問題還是客觀問題。
“楊堅現在雖以仁君而得神鬼之名,卻沒什么朋友。”閻君們依然覺得他不可靠。
王猛全程未發一言,終于建議道“何不折中而行,倘若宋朝今后有人收服燕云十六州,再將他們遷去大鎮。現在嘛,同樣是篡位之人,與五代十國正相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