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普和趙光義說了傳說中的金匱之盟,說先帝起兵時,昭憲太后在家里十分平靜,等到先帝登基之后,昭憲太后反而憂心忡忡。老太太有大智慧,擔心父子相傳會和前面五代一樣,導致國破家亡,畢竟兒子能當上皇帝,全靠柴宗訓年幼,而兄終弟及才是上古圣王所作之事。
趙光義大喜“對”
就說當時在場的只有母親、兄長還有你我,你我認定了就是真的。
金匱之盟的消息始終沒有公開,但在私下里傳言很廣泛,聽的趙廷美心里癢癢。
我哥,然后是我哥,然后就該我了嘿嘿嘿
傳到陰間之后,趙匡胤不以為意,雖然我不知道這個事兒,但他想怎么編都行。
李世民私下里對妻兒和喜歡的子孫說“他對他弟弟有種幻想。”這感覺有點熟悉,當年我也是這樣,嗚。
長孫無病現在沒有心思哄他,她想的是另一件事,本來漢武帝倦怠的很,自從二鎮聯通和他分發神鬼丹這兩件事之后,一下就收緊了。
郭榮一邊忙著和趙匡胤打架,打架雖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但能讓自己的心態保持平和,和妻子們相見時不要急躁真男人就去揍扁敵人,對妻兒自然是溫柔和氣的。一邊搞自己的事業,招募工匠,恢復自己的御窯改名叫郭窯了,雖然缺德的給改為柴窯,但他不承認。
燒造瓷器不難,被不斷挖掘但永遠挖不完的陰山能產出高白泥,工匠雖然寫字很丑,但畫畫練的不錯,經過他的指點之后,燒了幾窯好瓷器,裝了一套送給閻君,只要閻君桌子上的茶杯變成這種新瓷器,人們就會搶購,但是得快,要不然別人的陪葬品就跟上了。劉氏符氏都出身官宦之家,懂政治經濟,溫柔敏銳,各自可以負責一些事。
李煜投降只三年,就來到了這里,期間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他雖然不是正經皇帝他爹被打敗后就改稱南唐主,不稱皇帝了,但誰也不知道他為什么來到這里,或許是因為他想見趙匡胤的執念太強,或許是名義只是換湯不換藥,他管理的區域還是很大。如今再沒有曉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的盛況,窅娘這善舞的胡姬也被拋在腦后,只和大周后泣訴一番相思別離之苦。
然后就問趙匡胤一件事“民間傳聞,你收集了許多巧言善辯的僧侶,前往我的唐國,陷我于參禪打坐談經論道不能自拔,于是不理朝政。是不是”
他可是個虔誠的佛教徒,虔誠到親手給和尚削廁籌,遇到戰爭就做法會祈福。當年趙匡胤兵臨城下時,他還在宮里講經說法。
又被親爹扔了個橙子砸倒在地上。李璟厲聲道“隋煬帝好色而篤信佛法,你如此跟他學,莫非是楊廣轉世不成”
李煜郁郁的從地下爬起來“大概不是。”
別人也勸“他又不窮兵黷武,況且楊廣也不是很好色,你換個人試試,譬如說蕭衍”
李璟又丟過去一個銅的佛像蓮花座,沒有佛像了,只剩一個蓮花座。
“嚯,好家伙,這要是讓郭榮看見可不得了,非得拿去融了不可。”
銅蓮花座差點砸到趙匡胤身邊的桌子上,于是沒有再扔。
郭榮皺眉“現在不能鑄錢。”
我從佛教里搜刮錢財,有利于百姓,有利于國家,有戰略意義,被你們這些亡國之君說成什么了。雖然亡國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很明顯,我的理由更可悲一些,你們有些是活該。
趙匡胤在滅佛這方面抓的不如周世宗那樣嚴格,但也沒有像是唐武宗唐宣宗那樣整頓后立刻又復興。李煜說的這個傳聞,他也聽說了,說書人什么都說,還說宋主選了一個極其惡劣的和尚,相貌堂堂如佛子在世,然后和這個和尚內外配合,宋兵大舉入侵,和尚作法,宋兵立刻退避三舍,讓南唐后主以為這和尚真能以法力退敵,于是讓滿城官兵都念佛。他能說啥只能說是個精彩的故事。
要想反駁這個傳聞,除了李煜不知軍事之外,和尚們紛紛跑到南唐去這件事是真的,疑惑良久,看到周世宗,猛地一拍大腿“我明白了周世宗整頓佛教,李煜當年篤信佛教的訊息遠揚,人盡皆知,僧人們為求避禍,都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