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死后生活的不錯,基本上很愉快,他高度近視被死亡治好了,剩下的臉色不好看和兔牙都不是事,兔牙怎么了孔子也兔牙。有些醫生號稱能治兔牙,他看了看,好像是木匠轉行,一個醫生按住鬼魂的腦袋,另一個拿鐵銼把兔牙銼的平整,那聲音令人毛骨悚然,比地獄不差多少。
這宅子的門的確不鎖,他溜溜達達的旅游了幾個地方,又覺得無趣,要與人同游才好,一同旅游的人最好是蘇軾,又會吃又會玩,堪稱一全才。
則天皇后一開始試圖嚇唬他,沒嚇住,歐陽修雖然修史時摻雜私活,到底是個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人。之后她時常來到這里,與歐陽修爭論,李治在看過歐陽修的長相之后,就很放心,任其才華出眾,也不會有什么問題。如今武媚娘不便動用武力可以叫人庭杖但是不能親自上腳踹,那成什么樣了只能與他爭論。“修史難道不秉公持正,事事求真嗎”
歐陽修坦然道“不啊。”
武曌攏了攏披錦,坐在上位,好整以暇的問“那你說說,你偽造歷史的依據是什么”
歐陽修“則天皇后,我只說無法事事求真。歷史中的懸案頗多,人皆為己為尊長遮掩,即便是現在,詢問當事之鬼,也難以取得真話。傳言中都說是武才人下手,非我首創,具體如何,除小公主外誰能知曉”
別提驗尸,皇室死了人從來不驗尸,要說捂死的尸體會留有齒痕,安定思公主長牙了嗎聽說小孩子很容易被棉被悶死。
武曌臉色不變,依然是粉面桃腮,心里卻覺得他說得對。“當事之鬼不肯說實話,是為了自己的尊嚴體面。你們后人要以史為鑒,又要為誰遮掩為什么不能寫出真事自古以來善于明斷案卷的人,都能在雙方口供中剝絲抽繭,發現細節上的謬誤,以此判斷真偽,難道不能求真求實”
“不能。”歐陽修還沒聽說過邏輯這個詞,但他心里已有這個概念“唐朝的皇室,難以以常理、禮法來推斷。”
就你們干的這些事,我很難通過動機、事實、是非、結果來衡量某件事的真偽。
武曌道“你受學識所限,重文輕武在所難免。”
歐陽修反問道“難道窮兵黷武是百姓之福嗎則天皇后執政多年,深知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道理,發兵二字說來簡單,背后搜刮百姓,加增賦稅,抽調壯丁,折損國家元氣,耗盡府庫,焉能妄動。遼國以戰獲利,宋國以不戰獲利。”
二人就以打仗為借口吵了半天,則天皇后因為執政期間沒能打出什么大獲全勝又狠賺一筆的戰爭而未能獲勝。歐陽修不是主和派,他屬于謹慎派。
打仗很難打出什么好處來,強行按照經濟來算賬的話,都能說是勞民傷財。尤其是用人口和國庫收入來舉例,反面教材就是漢武帝,把人口和國庫都耗空了。
武則天到底還是惜才,看見才子哪怕不能為自己所用,也很喜歡。更何況他寫了那句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無關風與月。單憑這一句話,就可以原諒他造謠生事的事,只是有點想將歐陽修的原話轉告給漢武帝,不知道他會作何感想。
唔,他大概已經猜到了,畢竟資治通鑒里把他說的就很不好。宋朝這些文人們雖然立場不同,在主戰主和、新黨舊黨之間上有摩擦,但都整齊劃一的認為漢武帝窮兵黷武史書具有教化的功能,著史者需要他的君主進行政治教化。
武曌比較喜歡司馬光的評價挾刑賞之柄以駕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
駕馭天下這個詞真棒。
歐陽修突然發現陰間的太史臺有他們修的史書好每天跑去借閱,看了一年多慢慢看完,有許多事又看到了新的解釋。偶爾會有人前來拜訪,互通姓名時大多是些前朝名流,其中最令人崇敬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三人就古文運動展開熱烈探討,互相之間稍有意見不合之處,也可以一笑了之。
閻君們現在都有點緊張,他們第一次發現從北魏到北周這五百年間的皇帝,竟然如此團結凝聚,同進同退。這顯然不只是針對楊堅,還是一次小小的示威。在不動聲色之中,他們已經有了如此之大的能量。調出檔案,查看他所有接觸的范圍,這幾百年來,基本上地府每一個部門都有所接觸,而每一個部門都有和某一位皇帝關系密切有知遇之恩的重臣,這些人似乎可以在昔日主公的授意下,設下十面埋伏,對楊堅排擠冷遇。
忠臣們的心思很好理解自己因為生前有政績,被閻君看重為什么生前有政績呢,因為皇帝給了個機會。這焉能不報答。
皇帝們天然就處于同一個階級,見了面雖然提防,卻格外親切平等。
有貓閻君只有一件事不明白“北魏被北周覆滅,北周被隋朝所滅,按理說北魏應該善待隋朝才對,為何同樣插手其中我看了,馮有等人沒有束手旁觀。”不僅沒有伸出援手,還熱情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