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永遠不會單身或寂寞。
傳說中柳永的祖先有柳宗元和柳公權。
但各人興趣不同,柳永癡迷于公孫大娘的劍器舞,更是為趙飛燕高產,唐宋的民間舞蹈興盛,但漢舞別有風情,他從來沒見過。
柳宗元自從封建論之后,多年來一直在深入研究觀察,國家制度帶來的影響。他發現了一個比較悲哀的問題“每個朝代都在努力規避前朝亡國的原因,然后,過猶不及,制造了新的問題。”就此課題,新寫一篇。
嬴政悶悶不樂,封建論寫的很好,贊美他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而為之守宰,據天下之雄圖,都之上游,攝制四海但是也說了一些秦朝、漢朝、唐朝的問題。
現在開始談論宋朝的問題,又又又把秦朝拿出來對比優劣。
始皇自己也知道,如果能從來,他能做的更加完美。
柳宗元是唐朝人,寫封建論主要批判的就是藩鎮制度,看到宋朝的新制度,乍一看好像還不錯,具體的得往后看。他還提到一個關于父子相承的問題繼世而理者,上果賢乎,下果不肖乎
約等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大批以書法和詩詞名垂青史的人,更主要的身份是高官賢臣,現在都自發加入了這個研究小組。
組內自發的分成兩組,一派去做判官,在查看人們生前善惡時能看到行動區域、以及在宋朝官方體制架構上看不到的細節如何牟利的細節,還可以單獨的、深入詢問。另一派去做了鬼差,在人間深入基層探訪。兩組交互資料。
順便評價了一下地府的制度,雖然是法治,但法律的更換速度略慢,不體察人間的無奈,而且這個法治建立在大量過度勞累的判官、鬼差的基礎上,重復繁瑣的項目略多,依然是集權。
目前為止最符合這幫挑剔鬼的東西呢,是墨翟始終沒研究出來的那個機器。把鬼魂塞進去,機器依據陰律自動寫出審判結果,墨翟自己都放棄了。
閻君們看著柳宗元等人少量但精品的成果,紛紛感慨“和我們想的差不多,但是更清楚。”
“難怪突然有那么多名流日子都沒到,就來當判官。”大部分人都是先玩幾十年,等到勞役或該去投胎時才臨時抱佛腳來入仕,少部分人直接去投胎。
“我想賞賜他們。”
“唔。他們這是出于探究精神,而非邀功請賞。不如刻印成冊,正式收入藏書樓”
“我覺得可以。以后每一個新的朝代,他們都能這樣深入研究討論,倒是省事。”
趙普和寇準對此非常不滿“他們沒有在宋朝生活過,也不知道五代十國之后,百廢待興。”
“沒錯,時代不同,境遇不同,焉能一概而論。”
二人寫文章反駁,就打算貼在太學的墻壁上,又怕不顯眼。
劉秀正飄在半空中,試圖用云戳出一個太極圖,陳傳老祖所創太極圖,周敦頤的太極圖說配合著看,對修行大有裨益。
“哦,你們二位竟然聯袂前來,必是要反駁柳宗元的見解。”劉秀飄然落地,一指前方“那片墻是專為柳宗元所設。”他的支持者,反對者,都在那個區域貼文章,想加入的人若果找不到人引薦,也可以來這里貼自己的著作。
找太學好找,柳宗元的家也不難找,可他時常不回家呀。
劉秀專門為柳宗元設了一面墻,他自己看著省事,消息可以匯總。柳宗元的墻旁邊就是程顥的議論墻,他開創了新儒學,眾人自然是議論紛紛。
二人過去貼了各自的意見,又駐足許久,看了許多錦繡文章,也有被蠢到咳嗽。
柳宗元就回了一句“今人批駁古人,是人間。關羽能與秦瓊一戰,是陰間。”
秦瓊聽說這事之后,特意去看看關羽“我和古代名將一一試過,后世的名將也切磋過,為何你我格外相提并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