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光答應試著找找她。
沒過多久,聽說趙佶之母陳美人思念先帝而死。趙頊一聽說她形銷骨立,哀毀而死,就托人帶了一封信,讓她耐心等候。
司馬光和王安石又恢復了年輕時立場還不是特別鮮明時的友好狀態,二人隨著位高權重,黨羽增加,各自執政,關系變壞了一些,更多的是眾目睽睽之下,不便交往。
“你見了判官嗎”
“沒有,他們說這次改革還沒有完全結束,還需要以觀后效。你呢”
“跟我也是這么說的。”一件事好不好,當然不能看發心,還得看結果。
二人都覺得一身正氣,沒有貪污受賄,沒有誅鋤異己,滿心是為國為民,至于其他人怎么斗,執行時出了多少問題,真是下層官員辦事不利,以及有人從中作梗。
究竟誰對誰錯,誰為大宋江山的柱石,只有等最后才知道。空談無益。
他們除了見到自己的偶像之外,還有幾個人想見,那就是李白、王維、杜甫,可是無論如何都找不到,就連新詩都沒有。最后一首能找到的李白新詩是十年前的作品,這可不應該呀。
在歐陽修那兒見到了武曌皇后,二人大驚“文忠公”閉門與女子私會這不可能。但是這位美貌佳人的衣領實在有點低
唐朝的裙子露的面積,比宋朝大的多。武曌雖然穿了一件超薄的白紗打底,那只是增添了一點朦朧美,一樣看的清清楚楚。
武曌點了點桌子,示意歐陽修代為介紹。
二人聽完之后更為震驚,這就從一個嫵媚美女,變成了后妃干政的代表人物,但也難怪,只有這種姿色才能迷住唐高宗,有點合理了。
都和武曌皇后不尷不尬的聊了一會,都很矜持,沒有評價她,只是被她一句句逼問,追根究底,問新舊兩黨為什么完全不能共存,這位皇后超兇的。
武曌問了半天,發現他倆的答案和人間看起來結果有些不同,顯然新舊兩黨矛盾的基礎在于朝廷的官職有限,如果只有一家獨占,資源就都屬于自己。
武曌還想指出他們以及皇帝改革的問題根本之所在酷吏真的很好用。但她沒這么熱心,這也不是什么好話,罷了罷了。
王安石“不知杜甫今在何處。”
武曌微微一笑“與太宗在外,吟詩作賦。”
唐太宗還是很矜持,不論別國地府取得什么成就,只說是散步閑游,吟詩作賦,歌舞宴樂。話說的一點都沒錯,攻城略地之后不得散步嗎取得勝利后歡歌暢飲時不寫詩嗎和別的可汗、皇帝結盟時,不就得歌舞宴樂嗎李白很想展示他的文武雙全,和杜甫一起,去的飛快。
聽說太學祭酒本來對他大加贊賞,現在差點改課本,把夸贊他的部分刪掉一半。
司馬光“唐高宗又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