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知道沒有人比我更懂書法,我獨創了瘦金體;也沒有人比我更懂意境繪畫,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意境派和寫實派都被我拿的死死的,不論是花鳥動物都被繪的很有動態感;聲歌、詞賦;點茶、斗茶以及茶百戲;藝術欣賞眼光諸多項目,全都拿捏的非常獨到。包括朝廷內部的斗爭,兩黨之間的制衡,不讓大臣的名望太高無法駕馭,如何暗中解決掉自己潛在的對手,都很擅長。
就是不太擅長應付敵國和敵對勢力。
說簡單點是傻,說復雜清楚一些呢,是沒有調查金國的實力,就陷入自己的妄想并頑固不化。
他祖宗們也知道,這小子最好別開口說話,老老實實的當羊被我們泄恨。
每一個人都恨他,因為他的靖康之恥,所有宋朝皇帝都被開國的兄弟倆好一頓暴打,所有之前被擠兌走的五代十國皇帝都跑回來大肆嘲笑。八年前還喜聞宋諸帝陵被人盜掘說喜聞,是因為來說這件事的唐朝皇帝喜氣洋洋。
現在秦漢唐宋最大的共同點只有一個,那就是都被人刨了墳,其他的事情上,從官制、體制、服裝、治國的理念都各不相同,或許對酒色的喜愛程度相同,又不能說。
別的區域不夠大的皇帝,被人挖了陵墓,都不值一提。宋朝雖然是薄葬,那也只是相對而言,挖開了依然是巨大的收獲。
趙匡胤覺得把他當羊打獵都不夠過癮,現在立刻馬上就想殺了他,又把他嘴里的青核桃掏出來“有幾個問題要問你,回答的不好,或是不回答,就砍你一刀。”
趙佶哭道“我知道我錯了,太祖,太宗殺了我吧。”
趙匡胤戳了他一刀,血滋的像小噴泉一樣,噴在衣服上,似落英繽紛“你應該以死全節。”
死節這個詞男女通用,諸葛亮前出師表“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高適燕歌行“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該死時還不死,是一種受人鄙視的事。忍辱偷生如果是為了偉大的目標,為了復仇,受人尊敬,如果只是單純的不敢死,茍延殘喘,那比被殺更可恥眼下的道德觀念。
這些年陰間的前帝王將相們都試圖幫趙佶自殺,和閻君說他其實是想死的,只是懦弱下不去手。
只可惜閻君們不相信,非要本人親自自殺才算是自殺,別人想代勞都不行。
趙佶真有幾分急智“恐無顏面見列祖列宗。”
趙煦“古往今來,從未有你這樣未亡國就淪為階下囚的君王。”他的皇后在瘋狂戳他后背,要他去攻擊趙佶替自己報仇,但趙煦不著急,他很樂于看到趙佶臉上的驚恐。混蛋弟弟繼承我創造的盛世,殺我的妻子和弟弟,還廢黜我的新法。
他現在非常理解太祖的心情,基本上一個遭遇。
劉娥忍不住了“長痛不如短痛,你早些死,宋國士氣高漲,大家省心。”
倘若趙佶趙桓在被金兵抓走的途中,雙雙以死殉國,那么不管他們是殉國還是被金人所殺,都有三個好處,第一,軍心可用第二,讓新君趙構沒有后顧之憂,可以派兵追擊。第三,讓金人手里沒有人質皇帝生母也重要不過父兄。
其他人紛紛表示贊同,現在韓世忠、宗澤、岳飛都是很優秀的將領,趙構好像也有心反攻金國,奈何手里抓著倆皇帝。將領們固然想要一雪前恥,他們都回避了兩個問題,即便能打到金國城下,對方拿出兩個皇帝和當今天子的生母擱在墻頭,威脅宋軍退兵,誰還有辦法誰都不能替皇帝把父兄犧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