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士程出門旅游時,才聽見聲勢浩大的攻擊徽欽二帝的議論,說的還都有理有據,又基本上都是他小時候課本上的人物“真是柳宗元不是假托古人偽作”
自古以來,總有人為了增加自己寫的書的傳播度,不著自己的名字,冠以古人之名,在人間大行其道。只要文筆模仿的像,就很難分辨,文筆太差那些還沒流行開來就被嘲死了。
陰間經常有鬼魂憤憤的發表聲明,某本書、某篇文章不是我寫的。
唐婉掏出一個小本“這里有你喜歡的古人的住址有些人投胎去人間了,大部分還在。”
劉娥拍桌“都閉嘴我這次會成功的”
眾皇帝無可奈何,暗暗的腹誹劉太后曾經家貧,怎么只會烙餅做飯燉羹湯,到底會不會烹飪啊。他們就沒想到,真正的窮人沒機會研究油炸食品的烹飪方式,連油都見不到還油炸呢。
紛紛寄希望于太祖或太宗能讓她安分下來。好不容易種出來的麥子,磨成的面,都被她浪費掉近八斗了。雖然說之前自己做了水舂,還拿趙佶寫的字買了石磨和拉磨用的牛,耕種也是所有人一起上,不算太累,但架不住這么費勁啊。
辛辛苦苦的種芝麻收芝麻,拿芝麻磨芝麻醬濾芝麻油。辛辛苦苦的種麥子,晾曬脫殼、研磨成分。
畢竟是皇帝,對食物還是有一定要強求,普通小老百姓吃到香油炸面團,就快活的如同過年,他們要求炸面魚要膨松不油膩,芝麻排叉必須得脆,炸馓子也得粗細均勻。
目前皇后們都做不到,但做完之后又不能扔,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更不能逼迫自己丈夫去吃,就叫兒孫每日吃掉。誰的丈夫,都是別人的兒孫。
每次認認真真過寒食節時,對皇帝們來說都是一場折磨,只有前三位皇帝能幸免于難。
皇帝們期待的看著兩位老祖宗。希望有誰能制止皇后們的實驗。
今日攻守易型,趙匡胤在旁邊靜靜的看醫書,宋朝一直都重視醫學,他當年還親自參與編撰修訂醫書的事。近年來也已經加入了了養生小組,心平氣和,養氣練性,既然強行隱居,就趁機修行,爭取早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這一百年來,努力想開,就當宋朝和自己的關系越來越淺,心態也平靜了不少,只要撐住就沒有熬不過去的坎。
趙光義則在旁邊認認真真的打木樁,練拳腳,一會還要把子孫們抓過來做陪練。
宋真宗傷心的哭泣“我何罪之有,要種地供伯父飲酒,還要陪著父親練武。幸好不用吃你炸的面團,要不然,嗚嗚”
趙禎也很傷心“我得吃啊。我得節儉娘娘羊肉餡餅不好嗎”
劉娥看著他們假哭無動于衷“好啊,你剁餡”
趙曙“滔滔做好一點。”
趙頊嘆了口氣“算了,切成片炒肉都行。”就當炒餅吃。
趙煦淡定的繼續看兵法,不參與這個探討。他和劉清箐不受人逼迫,只要夠硬氣,就可以避免吃這些糟糕的玩意。被罵不孝也扛住,沒有貽笑大方,也不會名垂青史,祖宗們有本事就出去說朕是宋英宗,宋哲宗那個不肖子孫不愿意吃我娘炸糊的油餅,他實在是太不像話了,希望忠臣義士對他口誅筆伐,你說,你使勁說。
趙佶不介意,他經常被揍,誰都能揍他,到現在不被人突然踹一腳,就是好日子。
趙桓更是無話可說,他的謊言被來串門的鄰居戳穿,祖宗們終于知道他不是體面的殉國,而是在參與馬球時被踩死。就把他欠的那頓打給補上,本著缺一賠三的商業精神,還額外給補了好幾頓。
東宮娘娘烙大餅,西宮娘娘剝大蔥。這原本只是平民百姓對皇帝幸福生活的暢想,現在還真差不多,只不過皇帝不覺得有多幸福,他們寧愿吃羹湯和粥、饃,配上一些精致清爽的小菜,油炸的豌豆和蠶豆。
皇后們反倒把這件事當做有趣的消遣,慢慢鉆研,隔三差五就拿出來攻克一下。能臨朝稱制,又能精通女紅,怎么能被炸物難住,就算不愛吃的人也開始專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