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究竟姓什么,這是個問題。
一個說法呢,則是趙昱,隋末時嘉州太守,一位著名的道士,正一元皇啟教趙侯圣主,曾經勇斗蛟龍,并得勝而歸,平息了當地水患,被人奉為神明,隨即遁入山林不知所蹤。唐太宗封神勇大將軍,唐玄宗入蜀加封赤城王,顯應侯。這還只是一部分,五代時蜀國封灌口二郎為護國靈應王,后來王小波謀反,被禁祭多年,到宋仁宗末年,以李冰兒子的身份復祭。
宋真宗加封二郎神為清源妙道真君,徽宗加封昭惠靈顯王,還別說,這倆名字可好聽了。
另反正不管怎么說,都是灌江口的守護神,姓趙姓李都不重要,就是負責平息水患,各地官員到這里上任,都要來參拜。朝廷派人平亂,也要來設祭請天兵天將相助。
民間也開始拿他編故事,二郎神會降服各種各樣的妖怪,某地有水患時,就演二郎山降蛟,嚇唬當地的水怪。
河神在河里氣的嗷嗷叫“你他娘的把河道疏通好把河堤修造好,比什么都好氣死我了。水鬼都被我解決了,你們倒是把該干的活干了啊”
鬼差夜叉都勸“大人您別生氣了。”
“大人,百姓愚昧在所難免,說不定再過一千年他們就學聰明了。”
“是啊大人,腦子蠢沒藥治,戲臺上都唱出來了。”
河神更生氣了“我早說過了我是唐朝人,大人是對父母尊長的稱呼,宋朝世風日下,胡亂叫喊我們不管,只有你們,都記住了叫我河神”
“遵命,河神大人”
河神被氣成一堆水,順著河水流走了。飄到下游上了岸,變成白衣書生的模樣,也去聽故事。
這里戲臺上演的是包公案,講的是包公逞兇除惡,鍘刀下殺了許許多多的貪官污吏。
那邊講的是濟顛和尚,有神通感應,能給人治病,還能戲耍惡少鄉紳。
故事非常精彩,人們叫好聲不斷,反倒令人感慨,這群百姓得過的有多慘,才能寄希望于戲臺上的故事給人公道和天理。
如今還在宋高宗的喪期,禁止歌舞,但廟會上可以講故事唱戲。
人群中還有一位小龍君,帶著一個女鬼,正在歡快的看戲。龍能變化成人,混在人群中,鬼只能悄無聲息的跟在他身后,二人倒是形影不離。
臨安城湖光山色,河神見到不少古往今來的神鬼在這里度假,不論是將相高官,還是救人無數的神醫,又或是舍生取義被人們供奉為神的普通人,不論是通過修行、丹藥、還是香火成為神鬼,他們大部分都沒有享受這里的生活。都在憂慮。
“如今的宋朝已是歌舞升平,忘卻內憂外患。”
“真有格調。男男女女,姿容都不差。”
“萬物都恬淡自然,軍事也很恬淡自然。”
“哈哈哈哈你這促狹鬼。軍事沾上恬淡自然,能是什么好話”
“話雖如此,這個桂花糕真好吃。”甜甜軟軟,就像宋朝的鬼一樣。
“藝術水平太高了,不摧毀這些東西,無法沉下心來臥薪嘗膽。摧毀這些東西,就是煮鶴焚琴。”
“現在的皇帝還不錯,比徽欽高仨人認真。”
“胡旋舞已經失傳了”
“不光是胡旋舞,尺八也失傳了。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皇帝和達官顯貴的精力是有限的,國家不可能又高雅淡然又能征善戰,風尚只能朝著一個方向前進。
朱熹的新儒學倡導滅人欲存天理,聽起來有點過分,但細化起來,娶老婆是天理,納妾是人欲,吃飽飯是天理,追求舌尖上的享受是人欲。這看起來又像是對當前風俗的一種激烈對抗,只不過大家都知道,所有規則和管制最終都會不斷下沉,等到最后被約束的只是普羅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