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史書,或是日常散步時,看到那些失敗者感慨自己這里沒有人才,人才到跑掉對面去了,他就覺得很好笑。人才為什么跑到對面去為什么別人在親戚和鄉黨中能湊夠稱王稱霸的部屬如果認為是謀臣勇將成就了帝王,那就錯了,大錯特錯。
閻君們出來散步透氣,方法各不相同。有人就地打坐,有人去高臺上觀星望氣,有人提著小鋤頭給自己那一畝蔬菜松土這位閻君就愛種地,有人看書休息。李世民則是抓緊時間看小說。
有人路過門口,聽到他的話,搭話道“劉基給他說了義軍九惡,沒被殺,朱元璋真開始整頓軍紀,那次我就知道朱元璋穩了。”
自古以來,起義的部隊中都有人說了實話,指出弊病,然后被送到地府報道。
陰兵通常不與活人混居,會影響活人的健康,唯獨在軍營中例外。時常可以路過,探聽情況,也為了陰間調兵做好前期準備。
朱元璋的檄文中寫“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此時距離石敬瑭割讓有429年,岳飛在地府住了225年,南宋滅亡88年。
明朝只用了一年,就收服失地。
三呼過河而亡的宗澤,每次出門都能聽見有人彈唱怒發沖冠憑欄處的岳飛,夢回吹角連營的辛棄疾,以及無數宋朝的孤魂怨鬼,紛紛狂喜狂歡,開始贊美朱元璋。
不論是贊美明朝皇帝本人,還是歌頌這個事兒,總之就是夸他夸他夸他
文人們雖然接受了地府的教育和風氣,還是難改本來的習性,不敢直指自己當時的皇帝不好,原先只能夸前朝的皇帝好棒棒,現在還可以夸后來的朝代的皇帝很棒棒。前后兩邊的皇帝都夸了,中間剩下的就是低谷。
洪武二年,朱元璋干了一件石破天驚的事。
不是科舉制八股文取士,八股文也不是他發明的。他開始大力資源,讓清貧的寒門子弟求學、為官。
原理很簡單,以宗族抱團的形成門閥,依附長官和提舉人的成為黨爭
他認為皇帝應該是官員唯一的靠山。
這就好比皇后煮疙瘩湯,所有抱團的的都得打散,抱團抱的太大了就直接亂刀改成面片也叫剝皮填草。
自古以來,到了縣級以下,收的賦稅錢糧收的上來,但當地豪紳宗族不可避免的介入司法,宗法和國法始終在角力。
皇帝當然一直在和這件事死磕,為那些莫名其妙消失的良田和民夫勞役,那都是我的我的。
朱元璋比歷史上所有的皇帝更深入人間,首先置了戶帖,不僅輕點了具體人口還把誰負責盤點人口都寫了上去,用了兩年時間慢慢推廣開,然后整理成黃冊。和古時候用鄉賢不同,鄉賢是當地人推舉的,少部分是真賢,大部分是有錢有勢只能說他賢。朱元璋也用甲長和里長來管理,但方式和古代不一樣,他一甲十戶人,他讓這十戶輪流擔任甲長,徹底打散權力。
接下來還打算統計清楚天下有多少田地,是良田還是瘠田,具體尺寸,在誰的名下,以后代代相傳都要記錄下來。什么隱田隱戶,通通不行。
嬴政聽了這計劃都覺得很爽,覺得以后很有必要回去和朱元璋聊一聊他心中理想的國家,每一個偉大的皇帝都要創造屬于自己的國家制度,朱元璋的制度讓人看著就很舒服“我當年沒有想這樣的事,不是我不敢想,沒有紙啊。”當年制竹簡的竹子,幸好生長得快,可竹簡上記錄不了太多的事。
這事讓人很鬧心。
呂雉心不在焉“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