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是初心,是目標,是打算超越的對象。朱見深和自己年輕時效法、當做老師、并信心滿滿準備超越的皇帝談了談人生和國家社稷,談了談曹操,從魏蜀吳三國歸晉,聊到后來宋遼金三國歸元,但元朝比晉國體面多了,不可同日而語,以及明朝繼承了元朝的另類分封制。
自古以來都有宗室分封,但如元朝這樣分封了幾大汗國這樣的情況,只有明朝。明初藩王節制的兵馬合在一起足有四十萬。
李世民對此
感慨過很多次了,還想再問一次,瘋了吧
朱見深流暢且磕巴的聊了半天,送走了唐太宗,看他瀟灑的乘風扶搖而去。
他則揣著手回屋,躺在床上,郁悶的蓋上毯子。
捫心自問,到后期,成化十八年往后,確實有些惰政,驕傲自滿而且懶得應付日復一日重復的問題。對大臣們的勾心斗角已經倦了,想要讓國家再進一步,實在是太難,就懶得過問了。忘卻初心啊,多虧朝廷內外沒有什么大事,要不然難逃祖宗家法。當時還有過廢太子打算,也不知道朱祐樘會不會記恨。我對我爹心有芥蒂,不知道他心里如何,哎。
李世民回到山上的宮殿中,看到自己的皇后和別的閻君夫人正在做有趣的游戲。“這是在畫什么”
兩名閻君夫人面對面的擺設了畫案,手執勾線細筆,蘸著淡墨,時不時的抬頭看對方一眼。
長孫無病“你來看,這是現在最時興的題材,很有意思。”
李世民走過去一看,她在畫的是對面的美人提著毛筆猶豫不決,桌子上展開的畫卷上,雖然角度很平,還能看出來是牡丹花叢中的半個美人。想必對面的美人也在畫長孫皇后提筆畫畫,只是不知道姿態服裝如何設計,互相參考的只是相貌。
說到是時興的題材,他忽然想起來“以前遙畫的王羲之牧鵝圖,竹林七賢圖、耕讀圖一類畫,現在都改成了著墨圖。”
他喜歡欣賞字畫,這些名家面對面互畫對方創作的圖,還是很漂亮。技藝高超,墨色精妙。相貌也畫的惟妙惟肖,只是有些挑剔,必須要雙方互相看得起,才能湊在一起畫這樣的圖。畫好之后也是各自收藏,雖然愿意給人看,卻要不到。他饞的不行,奈何自己善書不善畫,換不來。
一位閻君夫人“最有趣的是米芾畫的那幅蘇軾潑墨圖。”
說起那副畫誰都想笑,倆人對著畫畫時,蘇軾認認真真的畫米芾,米芾唰唰唰的畫山水畫,六尺畫卷上滿是山水畫,就在河邊畫了一個小亭子,亭子里有一個胖子,一個瘦子,面對面的畫畫。
畫完之后都要互相交換作品,蘇軾毫不吝惜這幅畫,就掛在墻上,大開院門,任人往來觀看。
其實他不吃虧,米芾的山水畫的最佳,只是這樣畫出來的詼諧風趣,叫人好笑。
在兩個畫案之間來回溜達,觀賞雙方的進程。
長孫無病當然還很平靜,甚至想把筆給他讓他代筆。
另一位夫人就有點受不了“忽然有種殿試的感覺。受不了。我先告辭了,筆墨都放在這兒明日再繼續畫。”蓋上硯臺蓋子,拿著毛筆和筆洗出去到溪水里洗毛筆。
長孫無病笑盈盈的和丈夫一起送她們出門“等他走了,咱們相聚的時間多著呢。”
“那可未必。”兩位閻君夫人手挽手“我們倆才是朝夕相處,你家那位,空閑時間多的很。”真有點羨慕。
還有呂雉也不錯,拿述職和關心丈夫兩個接口輪流用,也不知道他們怎么會有說不完的話,自己和丈夫現在已經沒什么話可說了,就平平淡淡的在一起坐著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