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以太宗的身份地位,他大可以提出一條建議,從此以后禁止皇帝入仕,榮養起來。
李適不太贊成這種說法:“我只是提出會有這件事。”有人提出將來一定會有某件事,就說他的意思是要把事情防患于未然?你們有點朝臣沒事找事那個勁兒。
李世民早就想過這些事:“祖龍沒這么做。我焉能如此不容人?明朝,君臣相得的也只有朱元璋和沐英,朱棣和夏元吉,朱祁鈺和于謙這幾個人,皇帝大多不成氣候。”
難道我比秦始皇的心眼更小?你們都有點懶惰放縱,懶散不成氣候,有危機感了反倒是好事。只有皇帝才能讓皇帝有危機感,害怕明朝皇帝搶去你們想要的職務?那現在就抓緊努力啊。
李治笑道:“阿耶的雅量驚人。前些年見到玄奘法師,還玩笑著叫他御弟呢。法師都吃了一驚。”
他蠻喜歡玄奘和尚的才學和膽略,兒子一出生就去大慈恩寺,在玄奘法師的主持下受了菩薩戒。(長牙之后照樣吃肉。)
李世民想起當時玄奘的表情,那么吃驚,那么迷茫,這玩笑開的真好,這么多年想起來,依然令人大笑不止。
長孫無病心說你真像個小孩子,戲弄人倒覺得那么開心:“現在就等吳承恩來。”
李治偶爾也去廟里聽聽經,聽完之后覺得身心舒適,然后該干啥干啥:“最近沒見過玄奘,他去了何處?”
“是不是不愿意與蘇軾打禪機,回他的彌勒世界去了?”法相宗不是完全屬于禪宗,主要屬于理論學派,要苛求真理,而不是糊里糊涂的放下就完事。
唐武宗李炎,就看不上他們這種推崇和尚的行為:“哼。他去海外地府傳教,荼毒他們的鬼魂去了。”
“什么?”李世民有點高興,坐等他再帶一本新的‘海外游記’把風土人情、民俗特色、地理位置、思想變化什么的都記錄下來。做好的斥候都不如他啊!
“羅馬教廷派傳教士來中國傳教,咱們也可以派一些儒生,尤其是理學學派的過去。”誰死都行。
“憲宗,理學又怎么得罪你了?”
李純笑呵呵看了看身上絳紫色連珠紋窄袖圓領袍,摸了摸頭上的白玉仙人簪,撫了撫腰上的麒麟金飾片織錦蹀躞帶,拎著腰帶上掛著的累絲綠松石金香囊:“清晨出去吃早點,有個腐儒指著我,說我服妖。”
衣料和款式都非常盛唐且樸素,連珠紋最傳統了,白玉仙人簪是騷氣了一點,那也是宋朝皇帝的陪葬品,馬馬虎虎算是個古物。蹀躞帶是老工匠做的,現在沒弄得犀牛皮,就用厚厚實實的織錦帶代替,帶子也織出皮革的花紋。腐儒沒文化,穿著不露手腳的大袖道袍,見到有人穿窄袖,露五彩靴,就認為是服妖。
李純自然不與其計較,也不屑于解釋,心情也沒受影響。當時就有一群追求時髦的明朝小伙給他解釋了。
這些明朝小伙,在生前彈琴唱曲,穿艷粉桃紅,搽胭脂抹粉,并十分盛行男風。
時常發生買賣雙方都是男性的問題,有些尷尬的是買完才發現的,有很多與此相關的笑話。
……
“這些小吏,運送軍糧時都要偷兩把炒米吃。”
“這個實在好笑,以前什么時候準備干糧,弄了幾麻袋的棋子豆,加了胡麻和蜜糖,還沒開始干什么呢,他們先把棋子豆吃光了。”
“這幫鬼差蹲點等著開戰的時候忒能吃了,我還看見他們弄果子吃。”
“人間的野果子鬼魂能吃到?”
“那些祭祀給陰間先人的食物,如果被祭祀的人不在陰間,收不到祭品,那祭過來的‘食物之氣’就會留在原地慢慢消散。及時撿到還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