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心說呂雉說得對,不僅帝炁和鳥獸罕見,能載人的更是罕見。“你想知道,就來三顧茅廬。”
她現在正在經營武周這個國家,雖然獲得的土地不算多,自己提拔上來的官員又有大部分跳反到李唐一端去了,但世上從來不缺人才,也不缺少人。
很多鬼魂還以為可以憑借美色侍奉武皇,還有些人渴望誣陷誣告發家致富,也有很多人垂涎她這里廣闊空曠的無主土地,在別的國家或許只能分兩畝地,在這里可以分五畝地乃至于更多。
不論什么時候總是不缺人。
呂雉幫了她,她也暫時性的投桃報李,派人煽動漢朝的百姓,說唐朝要打過來了,我們還不夠強,對呂后勸進。
一石二鳥之計!如果漢朝備戰,那么唐朝也要提高實力。
漢朝有帝炁的皇帝多達六人,唐朝這邊只有父子二人,那么,到時候要不要算我武曌一個?嘻。我和我所獲得國土,麾下百姓,都可以帶過去。
她仔細觀察了一下情況,顯然秦和魏正在悶頭經營,他們看起來也很期待漢唐開戰。
有些時候本來沒什么矛盾,架不住有人挑唆。
人們忽然就開始議論起‘漢高漢武和唐太宗的戰功誰更強大’、‘唐太宗有道德問題’、‘漢高漢武的儲君都弄的稀里糊涂’、‘漢官威儀傳遍四面八方,唐朝三世而中道崩阻,有什么可得意的?’、‘漢初被匈奴欺負成啥了’、‘天可汗那都是花錢買的’、‘漢代帝王受制于后宮’、‘你們唐朝后宮變帝王’。
百姓們爭論,官員就介入其中,官員互較高下,皇帝就得知了這件事。
百姓們當然知道一旦開始打仗,敵軍呼嘯成風,雙方君王的帝炁縱橫肆虐,誰都討不到好處。
可是他們不在意。
我可以過得不好,但只要敵國比我們還差,那就是贏了!
就是這么樸實的道理。
從攀比到貶低,從貶低到言語攻擊,再從攻擊到憎恨,只用了半年時間,兩國百姓就開始怒目相視,就連行商的生意都受到影響,言語攻擊快要轉化為實體的攻擊了。
呂雉本該抑制這件事,但她沒有,她需要借此提高自己的身份。
其他漢帝覺得說的沒錯。
唐朝那邊本該壓制一下這種激化矛盾的事,但仔細一調查,武曌那邊在此事中出力鼓吹唐太宗開創千秋霸業,唐高宗幅員遼闊前所未有。
這個,好像沒什么問題。
在其他國家銷聲匿跡并暗中激化矛盾的前提下、在兩邊大臣都認為應該給對方來一個下馬威的前提下,在幾個皇帝的寵妃都收了錢開始吹耳旁風的基礎上,不負眾望的,宣布開戰,并同時指責是對方先犯邊。
究竟是誰犯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確實開戰了。
武曌立刻請蘇秦為自己說和,勸高祖、太宗、高宗想開點,則天大圣皇后對你們來說不可或缺哦!
人間的皇帝是個糊涂蛋,韋后好像要復制武后的道路,但智商上還差得遠呢,也就是說……唐朝藥丸!
這話不是有人收了錢在說,也不是魏征那個烏鴉嘴在說,而是李世民自己也這么認為。
李治再三保證,他只要活著,就能管住武則天:“這次我不會死了,她肯定沒法再作亂。”
呂雉把最終的突襲計劃送給武曌,她要維持一個平衡——漢朝打贏了,她就沒必要稱帝,漢朝打輸了,會賴她治軍用人不嚴格。
六名漢帝傾巢而出,劉病已暫時參與行動,三取唐太宗,可惜李世民現在發現長槊可以隨便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二取唐高宗,差點被燒了,呂雉親自偷襲大明宮,剛一落地,烏黑濃密的帝炁席卷而出,大明宮的柱子應聲化為齏粉,連天色都變暗了,像是天都要被她墜下來。
方圓千米之內,人人都覺得沉重難耐,想逃跑的那些人步履維艱,似有千斤之重壓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