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庵現在有一所得,卻也不知對或不對,定庵認為若是下這種貼目棋的話,先手對角落子卻是不利。”
李襄屏聽了一樂:“哈哈這卻是英雄所見略同,定庵兄也是這樣認為的嗎”
的確,下貼目棋的話下對角型布局可能不利,不過正如老施說的,李襄屏雖然也是這樣認為,但也只是他個人觀點而已,他并不知道自己這種看法是對是錯。
不過沒有關系,反正明天的棋是自己和老施一起下的嘛,既然兩人都覺得不合適,那不采用這種下法就是。
“那若是不采用“對角星”的話,定庵兄自己有何推薦”
“嗯,若我們明日能執黑先行的話,定庵最近卻極喜如此開局”
當老施把他的想法說出來后,李襄屏又是一樂
“呵呵“中國流”定庵兄竟然想下“中國流”開局,這卻是為何”
“嗯,此法開局能攻能守,勢地均衡,實乃深得我華夏中庸之道也“中國流”襄屏小友卻是說,此開局名為“中國流””
“然也”
李襄屏這時只能把“中國流”這個名字的來由跟老施科普一邊了,這個布局是國內老一輩國手陳超越所創,在六十年代一次中國圍棋代表團訪日的時候,由于中國棋手幾乎統一采用這個開局,因此被日本圍棋界把這個布局稱為“中國流”。
這個故事在圍棋界流傳甚廣,稍微有點資歷的棋迷都知道這事,因此李襄屏說完之后他自己并不以為意。
“那行定庵兄,你既然喜好中國流的話那就中國流,這是執黑的下法,我們現在再來商議若是我們執白”
“襄屏小友,你說的這位陳國手,他是否對中古棋有研究”
嗯聽到老施這個問題李襄屏有點驚訝啊,在現代棋手中,老陳當然算是古棋專家了,不過他剛才在講故事的時候,可并沒有跟老施說這個
“陳國手確實對中古棋深有研究,對了,他還對你推崇備至呢,不過定庵兄卻是如何知曉”
“這有何難,只看此“中國流”開局第3步棋便知。”
李襄屏聽了一愣,只看中國流的第3步棋就知道老陳肯定懂中古棋這是什么邏輯
不過在凝神思考一下后,李襄屏很快想通了其中的關鍵,想通之后他哈哈大笑
“哈哈然也然也,此布局果然和中古棋大有關系也,也不虧它叫“中國流””
李襄屏想通了什么呢大家可以看,“中國流”的前兩步,一步是下在“星位”,一步是落子“小目”,這就是老施所說的“能攻能守,勢地均衡”。
而“中國流”第3步落在邊上的那個子呢、這步棋同樣大有名堂,這就是中古棋中著名的“九三分投”啊。
而這步棋之所以那么有名,有名到甚至成為中古棋的標志性下法,那恰恰就是和自己身體內的這個外掛有關了。
大家都知道,中古棋由于“座子制”的緣故,因此前4步棋其實就是固定的,甚至到了第5步棋,由于那個年代的棋手又不“點三三”,基本都是“六,三掛角”,因此可以說第5步棋也是固定。
分歧點就是從第6步棋開始了。
第6步棋下在什么地方最好呢施大棋圣有話說了,他強烈推薦這步“九三分投”。
而他的理論是“使敵之無大塊及拆三之地,布局最醇”
這是因為他這句話,再加上他的水平高實力強,因此從范施以后的中古棋,“九三分投”就奠定了中古棋中“官著”一樣的地位。
現在想來,老陳當年在創造“中國流”布局的時候,想來應該也受過老施的影響
“呵呵那行,定庵兄,明日咱們就用此法,去好好會會那高麗棋手。”
第2天很快到來,那么“絕藝”和崔明勛這盤棋到底會下成什么樣呢,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