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1號。
當全世界兒童都在歡度自己節日的時候,整個圍棋界卻在關注另外一件大事,一場重要的比賽。
“剛剛結束的第6屆“三星杯”五番棋決賽第2局,韓國李滄浩九段逆轉戰勝中國李襄屏業余5段,這樣在前2局比賽中,雙方戰成1比1平。”
“鱷魚般的等待,典型李滄浩獲勝方式在剛剛結束的第6屆“三星杯”五番棋決賽第2局中,中國業余棋手李襄屏一度獲得優勢,只不過李滄浩不虧石佛之名,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他用堅如磐石般的堅忍耐心等待機會,在全局行至120多手棋的時候,機會出現了李襄屏忘記交換一個次序,正是這個貌似漫不經心的失誤,給了李滄浩九段表演的機會,他秀出一套精密如鐘擺般的組合拳,在局部大占便宜,并在之后再也沒給對手機會,最終以1目半的優勝拿下對手,李九段贏下此局后,本次決賽雙方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線。”
““三星杯”決賽次局,李襄屏遺憾落敗,當他雖敗猶榮剛剛結束的第6屆“三星杯”五番棋決賽第2局,我們的“絕藝”終于輸棋了,他以1目半的劣勢敗在李滄浩之手,輸給了當今職業棋壇第一人,細細想來,這是李襄屏第一次在正式職業比賽中輸棋,好像也是自從去年定段失敗后,在將近1年時間里,他第一次在正式比賽中輸棋。其實根本不用羅列這樣的記錄,大家都知道,通常在職業比賽里,業余棋手贏棋才是新聞,可是在今天的比賽中,作為業余棋手的他竟然輸棋成了新聞,并且是今天圍棋界最大的新聞,我想僅憑這點,就足夠證明李襄屏是多么的雖敗猶榮。”
這是在比賽結束后,各大媒體對這盤棋的報道,從這些報道中其實也能看出一些傾向性。
例如第一條,這是典型的中立派,比如決賽旁觀者日本圍棋界,多數都是這樣的報道。而第2類,算是挺李滄浩的媒體,韓國媒體基本就是這樣的口吻,至于第3類,那當然算是李襄屏的支持者,國內的報道,尤其是網絡媒體的報道,那很多都是采用這樣的說法。
雖然立場和說法各不相同,不過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對于李襄屏輸給李滄浩,沒有人覺得這是一個意外。
即便是那些說李襄屏“雖敗猶榮”的媒體,也只是認為他這盤棋輸的有點可惜而已,也不認為一名14歲的業余棋手輸給當今棋壇第一人,這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
不說其他人了,即便是李襄屏自己畢竟在他心目中,老施是排名第5的“草花a”而李滄浩可是比他高一位的“紅心a”,因此他也認為自己的外掛輸掉一盤棋,這種情況實屬正常。
而唯一對輸棋無法接受的,似乎就是施大棋圣本人了。
申城華亭賓館,這是本次五番棋決賽賽場。晚上9點鐘左右,國家圍棋隊領隊華領隊,國家圍棋隊隊長邵偉剛,以及申城籍棋手常浩正聚在一塊閑聊,看他們的架勢,他們好像正對著一個房間指指點點,而那個房間,正是李襄屏本次下榻的房間。
華領隊開口說道“真看不出來呀,沒想到襄屏這孩子的勝負心這么重,這都多長時間了好像從賽場出來后,他就一直把自己關在房間沒出來,對了,他晚飯吃了嗎”
對于華領隊惡說法,邵偉剛和常浩都深表認同,邵偉剛接著說道;
“是呀是呀,雖然這盤棋輸得稍微有點可惜,但好像也不至于這樣,平時真沒看出來,原來李襄屏的勝負心有這么重呀,晚飯反正我在吃飯的時候,那好像還真沒在餐廳見到他。”
邵偉剛說到這,三人對視一眼,然后異口同聲的說道“要不我們現在進去看看他”
三個人中還是要屬常浩最厚道,他最后補充一句“對了既然可能還沒吃飯,那你們倆先進去,我到外面去給他帶份宵夜。”
當常浩去給李襄屏買宵夜的時候,房間內,李襄屏也正在對自己的外掛“求放過”,他打了個哈欠
“好了定庵兄,既然敗因已經找到,那咱們今天的研究可以就到這嗎唉,真是餓死我了。”
“襄屏小友不好意思,能否讓我在看一會棋,今天此局雖然表層敗因已經找到,然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定庵現在依然不察,唉,這位高麗棋手果然名不虛傳,你之前說的不錯,他的棋,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李襄屏在打哈欠的時候,他其實就已經有點不耐煩了,不過聽自己的外掛這樣說,他只好繼續耐著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