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早年的李世石其實挺有意思,他的國內戰績要遠遠好于國際戰績,因此他雖然在韓國棋壇混得風生水起,然而到現在這個時候,他的實力其實還沒有得到中日圍棋界的認可。
有兩個數據也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在真實歷史中,李世石對日本棋手的戰績好到出奇,有心人曾經統計過,李世石對日本棋手的整體勝率,高達恐怕的92點幾。
換句話說,小李和日本棋手下10盤,他竟然能贏9盤以上,這當然是非常嚇人的數據了。那么他那8左右的敗局是什么時候輸的呢
基本就是在最近幾年,準確的說,基本都集中在2002年以前,翻看他最近的棋譜,像什么結城聰,依田紀基,甚至羽根直樹等人都有戰勝他的記錄。
李世石另外一個數據,卻是和中國棋手常浩有關,小李在國內嶄露頭角之后開始在國際賽場露面,可是在國際賽場卻還沒體現出什么競爭力,最起碼常浩就能輕松吊打他,2002年以前,常浩對小李一波4連勝,小李不僅一勝難求,而且從棋的內容上看,他幾乎盤盤完敗,根本就看不到像樣的機會。
然而在2002年之后,情況就完全反轉過來了,變成常浩在李世石面前一生難求,尤其是后來的一次世界大賽決賽,那也是常浩職業生涯最后一次闖入世界大賽決賽,小李3比0零封常浩,并且從棋的內容上看,兩人像是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現在正是2002年元月份啊,別人又不能像李襄屏這樣的穿越者一樣,知道今年是小李的發軔之年,爆發之年,是他整個職業生涯的一道分水嶺。
在其他人的印象中,現在的小李還只是個技術上還存在很多不足,行棋非常不合理,只不過具備較強沖擊力的“新銳”而已。
“襄屏小友,我今日觀此人棋譜,發現此人行棋確實有很多不合理之處啊,相當多的勝局只是僥幸逆轉別人而已,真不明白你今日為何如此鄭重其事。”
“哈哈哈定庵兄你也這樣認為嗎,”聽了老施的話后李襄屏心里一樂
“定庵兄不是我說,需知棋譜有的時候也會騙人的,不過有一點你倒是說得沒錯,此人確實經常逆轉別人,甚至縱觀此人職業生涯,他最大特點可能就在于逆轉二字了,前世的他有個綽號,大家把他的棋稱為“僵尸流”,如此稱呼,定庵兄可以自己體會一下。”
說到這李襄屏越想越樂,真要說起來的話,李襄屏雖然認為小李注定名留青史,但他真不是圍棋界那種真正的宗師級人物,輪江湖地位的話,他最后還是應該比不上大李。
因為他的棋并沒有什么開創性,“僵尸流”也并不能稱為真正的技術流派,用后世的話來說,他的棋其實就一個字;“攪”。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在真實歷史中可以看到,小李雖然獲得10多個世界冠軍,輪冠軍數量是僅次于李滄浩的棋手,然而他卻沒有開創出屬于自己的年代。
這就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了,比如大家常說,96年到05年是“李滄浩時代”,古大力在05到07年間寂寞無敵,那短短2年可以稱為“古大力時代”,甚至連孔二杰這樣的,他在08到09賽季一枝獨秀,那一年可以稱為“孔二杰年”,然而小李呢大家有誰聽過“李世石時代”嗎好像是沒有。
為什么會這樣,李襄屏認為這其實就和小李的棋風特點有關了,他的棋沒有開創性,并且一直存在某種缺陷,因此他不能稱為“宗師”,只能算是“勝負師”,只不過是那種最頂尖的勝負師。
他不僅是最頂尖的勝負師,而且足夠專注,職業生涯的巔峰期也保持得足夠長,他和老曹他們下棋時候就開始“攪”,到了大李這一代他繼續“攪”,等到了陳耀月這一代他還是“攪”,甚至到了柯少俠這一代他依然“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