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了上午11點半左右,正在研究馬小那盤棋的老聶突然興高采烈;
“哈,馬小這步棋好這步棋妙味十足呀,能下出這樣一手棋,看來馬小賽前還真沒吹牛,他現在還真的有了新功夫咦林先生,你在看誰的棋呀。”
老聶這個時候注意到林先生當然也很正常,因為馬小今天的對手是張栩,而張栩正是林先生的內弟子。
聽了老聶的話,林先生轉過去看馬小那盤棋了,看完之后他同樣贊嘆道
“不錯不錯,馬先生這步棋的確很有韻味,有了這一手棋,大勢上就已經領先了,年青人和他的前輩相比,對棋的理解還是不夠深刻呀。”
林海峰口中的“年青人”,那當然就是指他的弟子張栩,簡單評論完這一盤,林先生又對老聶說道
“我剛才一直在看襄屏的棋呀,我一直覺得,襄屏這孩子的很多下法,倒是和先生的最新研究頗有相同之處,尤其是這次和他真正交過手后,這種感覺就愈發強烈,所以我一直對他比較關注。”
“哈哈是嗎”
林海峰口中的“先生”,那當然就是指吳清源先生。吳先生研究的“六合之棋”,“二十一世紀圍棋新下法”,在這個時候也開始陸陸續續對外公布了。只不過在這個年代,很多人對吳先生的研究是不以為然的,這其中也包括老聶,他曾經就公認對外說過什么二十一世紀圍棋,這根本就不存在的。
怎么說呢,李襄屏認為從這件事上,其實也體現了職業圍棋的功利性,吳先生的確是公認的泰山北斗不錯,然而他畢竟已經老了,他自己也不可能親自上陣參加比賽了。
換句話說,他研究的那些新下法,那就無法通過實戰來驗證。而職業圍棋的功利性就體現在這里,既然無法通過實戰驗證的話,那么哪怕提出這種下法的是吳先生,大多數人還是不敢接受。
不過老聶雖然對“二十一世紀圍棋”不以為然,但林先生既然說,“李襄屏的有些棋和先生的新研究很像”嘛,這怎么也算是對李襄屏的表揚,因此老聶還是很高興,他笑著接口道
“是呀是呀,襄屏這孩子下棋其實很有想法,只是現在還還不成熟,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他完全變成一把神經刀了,經常下些莫名其妙的棋,真是讓人搞不懂。”
老聶一邊這樣說著,一邊去看李襄屏這盤棋了,這一看他的眼睛就離不開。不為別的,一是這盤棋的進程比較快,這才是上午比賽時間,這盤棋已經下了60多手,而這樣的速度,在如今這年代算是非常快的了。
第二個原因,這盤棋貌似下出了新手,出現了一個不常見的變化,而作為職業棋手的習慣,大凡只要看到新變化,那肯定都會投入更多的關注。
必須特別提一句的是,今天這個不常在的變化,那還真不是李襄屏這邊先下出了的,始作俑者應該都算是李世石。
在全局20多手的時候,本來是一個很普通很大路貨的定式,然而在中途的時候,小李偏偏不走尋常路,他故意改變定式行棋次序,意圖在局部便宜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