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你們說啥”
“靠,我最看不慣你這點,在這候個機你也能走神,怎么和我下棋時候沒見你走神呢。”
等李襄屏回過神來以后,他不好意思的笑笑。他剛才之所以走神,那是因為聽到馬曉飛和常浩的話以后,他想起真實歷史中的本屆“三星杯”啊。
這次韓國之行,中國隊總共有自己,馬曉飛加常浩3人闖入八強,而在真實歷史中,卻是只有常浩和馬曉飛兩人闖入八強,不過他們倆不僅闖入八強,并且還同時殺入半決賽。
在李襄屏的記憶中,那次的半決賽算是個經典,半決賽是由馬曉飛和常浩應戰韓國曹李師徒,具體的對陣形勢是馬曉飛vs曹勛玄,常浩vs李滄浩。
本來在賽前預測,有很多人認為這次決賽又可能要在馬小和大李之間進行。畢竟在這之前,馬小對老曹的戰績相當不錯,尤其是在2000年以前,馬小拿捏老曹基本就是一拿一個準。而常浩對陣大李呢在這之前,兩人之間的彼此交手戰績是常浩2勝14負,因此在那時候沒人對他抱什么期望。
只不過半決賽的結果,卻和大家的賽前預測完全相反,老曹2比0馬小,常浩2比1大李。由常浩和老曹攜手闖入決賽。
常浩的那次勝利,正是大李首次在番棋賽中敗給外國棋手,不僅如此,常浩在最后的決勝局中還弈出名局,也就是那盤讓“小林流”消失的名局,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所以那次半決賽讓李襄屏印象極其深刻,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只可惜半決賽闖過大李這一關的常浩,在決賽中卻沒能闖過老曹那關,常浩在繼續連亞的同時,也讓曹李“師徒鐵幕”的說法響徹整個世界棋壇。
到了今世以后,盡管在去年的時候,自己就在老施的幫助下打破“師徒鐵幕”了,老施也破去了大李番棋的不敗金身,然而回憶起真實歷史中的那些往事,還是讓李襄屏剎那間產生一點恍惚。
等李襄屏回過神來以后,大家又把剛才的話重說一遍
“呵呵,我們都在議論你這家伙敗壞圍棋界的風氣了,連大李這樣的老實孩子都被你帶壞了,你自己覺得呢”
李襄屏一聽這話樂了,他大笑道“哈哈不敢當不敢當,大李怎么是我帶壞的呀我給大家透露一個秘密吧,其實就算沒有我,大李在幾年之后也會變壞的,到那時他的棋風一定會變得好殺和激烈”
必須實話實說,李襄屏這其實真的是在“透露秘密”。因為在真實歷史中,距離現在也沒幾年時間了,也就是在大李的“九連亞”期間,他那個時候的棋風真的是和現在不同,和他自己的巔峰期相比,他那個時期的風格明顯要主動積極很多。
在真實歷史中,關于大李棋風的改變有很多種說法,而圍棋界最主流的看法是認為大李應該是意識到自己的年齡大了,精力肯定是比不上自己年輕時候了,因此再和年輕棋手泡官子的話,大李已經沒有以往的信心,因此他主動嘗試著做出一些改變,想依賴自己的大局和對圍棋的理解來和年輕棋手周旋。
這種說法靠譜嗎李襄屏認為一點都不靠譜。
李襄屏從來都認為,一個人的棋風改變,從來不存在什么“主動嘗試”,或者“有意為之”這種說法的。這種說法根本就是胡扯。
換句話說,任何職業棋手下棋,其實都是“無意為之”,職業棋手下的每一手棋,那一定都是他自己認為當時的最佳選擇,這才會落到棋盤上。
而他落到棋盤上的每一手棋,在別人看來就是他的風格特點,因此這種棋風特點其實是無意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