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兩個人下棋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盡量發揮自己棋子子效和抑制對手棋子子效的過程。
假如能形成這樣的概念,那么李襄屏認為,剛才這步“道策之靠”就呼之欲出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目前發生戰斗的地方,是在棋盤的右上角,而在這之前,這里應該算是黑棋勢力范圍的,白棋在這一帶一個子都沒有,而黑棋卻已經下了3手棋。
又因為在剛開局的時候,你還不能認為人家老曹這3步棋就是壞棋,換種說法說,當你準備在這里進行作戰的時候,你首先就必須承認人家的子效。
一手棋的價值是6目半,3手棋的價值就是19目半。
只要有了這個概念,那你在這個局部的作戰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
這個概念是什么這個概念就是你在這個局部的作戰,只要能把對手的空壓縮在19目半以內,這就算是抑制了對手的子效。
只要做到這點,那你的作戰就可以認為是成功
李襄屏相信,道策前輩當初在發現這步手段的時候,他就是從“子效”這個角度來思考問題的。
雖然那時候還沒有執行黑貼6目半的規則,但他心里肯定也存有類似的概念,也就是在下棋時想著要降低對手的子效,只有這樣,他才能在這個基礎上產生飛躍,進而下出那步接近“狗招”的好手。
不僅如此,現在的李襄屏甚至認為,其實像這樣的概念,這不僅是能夠下出這步好手的根源,更應該是整個局部作戰的指導思想
比如現在,當李襄屏構思這步妙手后續下法的時候,他就牢牢遵循這個指導思想。
下午接近2點鐘,結束長考之后的老曹開始落子了。
一個小時20手棋不到,這在“農心杯”這種賽制中當然算是很慢的了。不過老曹現在當然不在乎這個,畢竟在這之前,李襄屏也是經過一次長考的,到目前雙方的用時也就是持平而已。那么為了防備“中刀”,接下來的老曹顯得非常謹慎,他每一步棋都考慮再三,看上去非常謹慎,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
然而盡管如此,剛剛產生明悟的李襄屏卻感覺自己這時候的頭腦非常清晰,對接下來作戰的目的非常清楚,他甚至有一種俯視全局的感覺。
是的,就是那種站在很高的地方俯視大地的感覺
時間來到了下午2點半,這盤棋也進行到接近60手,在這段時間內,李襄屏用時不到10分鐘,老曹花的時間比他將近多了一倍,這樣一來,對手的比賽用時就已經不知不覺超過他了。不僅如此,當棋局進展到這個時候,李襄屏還感覺自己逐漸占了上風,棋盤上已經有了少許優勢。
而就在這個時候,隔壁的觀戰室也開始熱鬧了,各種夸獎李襄屏的聲音此起彼伏,首先是古大力在那搖頭晃腦
“嘖嘖,絕藝老大就是絕藝老大呀,你看他現在撒豆成兵,很多棋看似毫無章法,可細想一下卻幾乎每招都大有深意,服了我現在是真的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