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豐田杯”三番棋決賽決勝局,當李襄屏看到棋盤上黑棋的“對角星”之后,他一時間心潮起伏。
是的,李襄屏的確是心潮起伏,因為老施雖然沒有跟他明說,然而從這2手棋當中,他卻讀懂自己外掛的意思了
這將是老施最后一次單獨幫自己爭奪世界冠軍了
其實想想這種情況非常正常,要知道下過這局后,老施的15局定額就已經用去了14局,他最多最多也就能在明年2月的“g杯”決賽中出戰一局。
請注意,“g杯”的決賽可是在2月份就比完,而老施下一年的15局定額,可是要從明年8月份才開始。
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明年絕大部分世界大賽的前幾輪,那都必須李襄屏自己出戰。
完全可以設想一下明年的情況,在李襄屏自己出戰的這些比賽當中,他如果被淘汰當然是無話可說,但假如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千辛萬苦打到了八強,四強,他會把后面的比賽機會讓給老施嗎
嗯,李襄屏相信自己還是會的,如果老施到時候苦苦哀求自己,說他想去過過棋癮,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李襄屏可能會讓自己外掛出戰幾盤,否則的話,李襄屏絕不肯放棄親自奪得世界冠軍的機會。
原因無他,因為李襄屏心里清楚,自己現在已經是一名職業棋手
是那種真正的職業棋手而不是兩年前那種心態的假職業棋手。
既然這樣,這當中好像就有個駁論了假如李襄屏在某個世界大賽中被淘汰,那么他和老施都沒有棋下,被淘汰的次數越多,那么李襄屏對其他比賽就會越珍惜,他多半就不會同意自己外掛出戰。
而所有世界大賽其實就只有兩種結果,要么李襄屏被淘汰,要么李襄屏下到最后奪取冠軍。
想通這點就能發現,其實到了明年之后,老施的15局定額差不多已經成為擺設了,除了讓他過棋癮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今年是擔心他不夠用,而到了明年,那就多半可能用不完。
李襄屏既然都能想到這點,那么他相信,以他那么聰明的外掛,自然早就想到了這點。
所以老施今天才會祭出“對角星”,用這個中古棋的招牌動作,來完成這盤至關重要的決勝局。
就在李襄屏的浮想聯翩中,這盤棋不知不覺已經下到10多手了,而就在李襄屏還在那心潮澎湃的時候,他卻不知道,隔壁觀戰室眾人卻在感慨另外一件事。
因為當棋局進行到這個時候,棋盤上出現了一個“雙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