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粗線條的方法就是比雙方沒活透棋的塊數。
這種粗線條方法的原理很簡單,所謂棋的“厚薄”,其實是和死活有關的,正如老趙趙治勛說的那樣所謂棋的厚薄,不是說你棋下在外面就算厚,也不是說你像塊厚壁那就是厚,評判厚薄的唯一標準那應該是棋的死活,只有那種完全活透的棋才是最厚的。
張大記者對此深以為然,所以他今天也是用這個標準來判斷雙方的厚薄。
在張大記者看來,這棋下到目前為止,黑棋那是真說不說有多厚啊。雖然下到現在,黑棋并沒有出現那種非常明顯的孤棋或弱棋,然而要怎么形容黑棋今天的下法呢看上去倒是非常積極主動,左一個打入右一個分投,這樣做的后果,倒是讓白棋沒有圍大空的可能了,不過也讓自己的塊數增多,并且沒有任何一小塊稱得上是完全活透的。
那么像這樣的棋,當然就談不上是什么“厚”。
再來看白棋的話,由于黑棋那種撒豆成兵的下法,現在的白棋當然也稱不上厚,然而張大記者數了數,雙方沒活透的塊數是一樣多,既然這樣,張大記者就得出一個雙方厚薄都差不多的結論。
目數落后人家那么多,現在厚薄又僅僅是均勢,那么張大記者的坐立不安當然就很好理解。
于是在這個時候,張大記者決定找點事做了,這不旁邊還坐著聶馬兩位大高手嗎,他決定問問專家的意見。
而正當張大記者準備開口詢問的時候,他又想起另外一件奇怪的事情了,要說在一盤比賽的序盤階段,那老聶通常都是很活躍的,比如說前2局比賽當中,那么在上午時候,整個觀戰室就數老聶話多。
然而今天的情況卻貌似有點反常,面對李襄屏的某些下法,老聶除了偶爾來一句“哦就這樣來呀”之外,那基本就一言不發,既不評價李襄屏招法的好壞,也不議論雙方的形勢如何。
很顯然,這明顯是型的老聶了,不過張大記者這時候也顧不得想那么多,他決定直接詢問一下老聶的意見;
“聶老,您覺得現在的形勢怎么樣啊”
“嗯形勢現在談什么形勢,這不還沒開始嗎。”
“”
張大記者莫名其妙,心說這是什么回答,什么叫“還沒開始”。在莫名其妙之余,張大記者又開始在心里吐槽,心說我也就在這個時候問你了,你也就是在50手之前靠譜,等過了50手的話,那我要問也問旁邊的馬小。
“什什么還沒開始我怎么覺得”
“我說還沒開始,是指還沒到進行形勢判斷的時候,”老聶頓了頓,他像是聽出了張大記者話里的意思,于是他笑著問道
“小張覺得什么你是覺得黑棋的形勢已經落后了是吧”
還沒等老聶說完,張大記者就連連點頭“對對對。”等說完這話后,張大記者就眼巴巴盯著老聶,仿佛非要讓老聶說出自己的判斷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