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對了哦,棋譜來了,那我們現在來看看,大李到底準備了什么后招”
這張棋譜的手數并不多,只有區區不到10手棋,并且在這張棋譜中,大家沒有看到大李的什么“后招”,倒是看到李襄屏再次主動求變。
“啊襄屏這樣下老聶你看”
老聶這時就沒有馬上接話了,對著棋譜足足看了有3分鐘,他的表情變得有點嚴肅“咦,“外拐”的下法這個這個雖然從對局心理角度來說,襄屏這個時候求變很好理解,可是今天這個格局,他選擇外拐的應對真的合適嗎”
對于老聶說的“外拐”,作為資深圍棋記者的張小勇當然是知道的。在將近80年以前,因為吳清源先生的一步棋,其實就把“大雪崩”一分為二了,形成了“大雪崩內拐”和“大雪崩外拐”兩大分支,并且“外拐”這個分支,是比“內拐”還要古老的變化。
雖然自從“大雪崩內拐”出現以后,下“外拐”的人漸漸少了,然而這個變化并沒有徹底消失,尤其是在一些特定局面,比如說取外勢的局面大雪崩外拐的特點其實就是取外勢,這種下法還是相當有利。
不僅如此,就在大概10年之前,也就是“韓流”剛剛崛起的那會,韓國棋手開發出很多“大雪崩外拐”的新變化,這些韓國人開發的變化倒不是一味求外勢,而是大多會形成相當復雜的戰斗局面,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流行一時。
這種情況張大記者當然是知道的,因此他看到李襄屏選擇的變化后他開口說道
“哦襄屏這是想主動求戰嗎這倒是個不錯的思路,在避開對手可能陷阱的同時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強項,現在誰不知道呀,李襄屏可是力大無窮,據說他的力量連古大力和李世石等人都佩服不已”
“這哪里是什么不錯的思路呀,今天這個下法有問題呀,很成問題”
老聶的見識當然不是張大記者能比,對于幾年前曾經在世界棋壇流行的“大雪崩外拐”變化,那他的認識當然比張大記者更深,因此他這時開口說道
“李襄屏的力量當然沒話可說,然而小張你要知道,圍棋中的力量可不是單純的計算,不是說你算的比人家深,算得比人家遠,那就證明你的力量比別人大。圍棋中的戰斗,那更多還是體現在作戰的時機和作戰的選擇上呀。本來李襄屏在這方面的能力才是被人稱道的,他創造和捕捉戰機的能力絕對是世界一流,這方面還真沒多少人能和他相比,不過今天”
老聶剛剛說出“不過”,張大記者就打斷他了
“哦,難道襄屏這個時候選擇作戰不對嗎”
“那當然不對,太不對了這個時候選擇作戰完全不合時宜。”
老聶一邊說著這話,一邊隨手擺起了參考圖
而他擺的參考圖,其實也就是在幾年前流行的那些“大雪崩外拐”變化
“小張你看,本來按照黑棋的本意,我認為大李是想和襄屏操練一下那個目前最流行“內拐”變例的,這個下法目前已經有了結論,黑棋這樣下雖然損失一部分實地,但局面比較開闊,如果外圍有較好的配合,那可以認為黑棋局面生動,所以小張你看黑棋前面的這幾手棋,看過以后有什么感覺”
“嗯,黑棋這幾步好像都下在外面呀,他是想在全局形成呼應嗎。”
“這就對了”
老聶表揚張大記者一句后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