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了現在的棋真是,和之前完全不一樣了呀”
上午開賽不到一個小時,當棋盤上出現那個“十字架定式”以后,其實不僅是中國的老聶,在韓方研究陣容那邊,劉倡赫也正在發著同樣的感慨。
其實在真實歷史中,大劉也曾經發過類似感慨的,不過那是要等到幾年以后,當世界棋壇正式變成“古李爭霸”,他就說古大力和李世石他們的下法,已經和他們那個年代完全不一樣了。
到了今世,貌似這個時間節點已經提前,并且在這個時候,大劉自己還相當能打,穩居一線棋手之列,那么他在這個時候說這番話,想必心中的感慨更深。
今天老曹坐在對局室里當裁判長,那么在今天的韓方研究陣容中,大劉就隱隱變成老大了。當上老大的劉九段看上去興致很高,說到“不一樣”這個話題之后,他對著小李崔毒大樸等一干年輕韓國棋手一通神侃
“其實在早幾年,滄浩才是引領世界潮流的那個人呀,他也創造了很多新手新型,并且他創造的新手新型也被我們這些人效仿,不過即便強如滄浩,他在這方面好像也比不上李襄屏啊。因為滄浩創造的一些下法,常讓我們感慨“這樣下就行嗎”,或者說“這樣下就夠了嗎”,而李襄屏創造的下法呢,卻總能讓我們驚呼“原來棋還能夠這樣下呀”。”
聽到劉倡赫說出這話以后,那么就連小李崔毒等年輕棋手都小有感慨了。
的確,大劉說的確實是實情。
之前李滄浩統治棋壇的時候,那么他的喜好自然就成為整個圍棋界的流行風向標。只不過大李是那種隱忍型棋風啊,這就導致他的很多下法,其實都屬于那種“忍者神龜”型,常常讓人感覺過于堅實甚至于給人“緩”的感覺。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因此即便李滄浩統治棋壇那么多年,他的棋也引來眾人紛紛效仿,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對這種風格服氣的。
這其中最典型的當然就是小李,自從去年“g杯”被大李逆轉后,他雖然口口聲聲宣稱大李還是最強,現在的他還不是大李的對手,然而他還是只認為大李僅僅強在判斷,強在經驗,而大李的這種整體風格應該還是存在缺陷的。
以上這還是發生在真實歷史中的事情,那么到了今世,由于李襄屏的出現,那么整個世界棋壇自然就分化得更快,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棋手變成李襄屏的支持者。
當然嘍,這里說的“支持”和國籍無關,只和棋的風格有關。比如說具體到今天這盤棋吧,那小李作為韓國人,他肯定是支持大李多一點,然而對于下出來的棋呢,其實他還是更喜歡李襄屏下出來的棋。
正是因為如此,當小李看到這盤棋到目前為止的進程以后,他其實就有點擔心了,是為大李感到擔心
畢竟到目前為止,棋盤上除了開局那個“星位,無憂角”之外
那步“尖沖”是由吳清源先生首創,但是卻是由李襄屏最早身體力行在圍棋界推廣開的。
黑棋第7手脫先也是李襄屏倡導的思路。
到了第8手,面對黑棋“掛角”繼續脫先,這好像依然是李襄屏倡導的思路,不過這一回合,他遵循的是中古棋中“起手雙飛,不無太緊”的棋理。
至于接下來的“十字架定式”那就更不用說,開局第5手就點三三,那可是李襄屏在很早以前就“發明”的下法,并且這種下法的第一位“受害者”不是旁人,正是坐在旁邊的劉倡赫九段。
目前開賽還不到1個小時,全局還40手棋不到,然而在目前的棋盤上,好像都是李襄屏的影子,幾乎全部都是李襄屏倡導的下法或者思路。
李世石不能不為大李感到擔心了。
只不過小李屬于那種孤傲甚至相對孤僻的人,很多話他不會直接說出來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只是偷眼向劉倡赫看去,卻發現劉九段依然在那談笑風生,在這個時候,他甚至興致勃勃的和崔毒等人說起韓國棋壇很早以前的往事,像是完全沒注意到這個情況一樣。